在超越与探索中行进——评张强教授的新著《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
本文选题:《史记》研究 切入点:司马迁 出处:《学术界》2005年03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K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川;杨宁宁;;论司马迁的孝道及孝道思想[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韩国老人痴迷中国《史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8期
3 ;2006年高考作文暴笑秀[J];男生女生(金版);2006年11期
4 朱海峰;;悲剧英雄 错位人生——再论司马迁笔下的荆轲形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5 李宗富;;浅探司马迁《史记》的写作笔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6 张连娜;刘红君;;司马迁王朝变迁观念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刘秀敏;彭薇;;司马迁与班固“游侠观”之比较[J];文教资料;2011年19期
8 范冬梅;;《报任安书》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1年Z1期
9 安敏;张三夕;;借“史”传言论治平——司马迁的社会理想观[J];鄂州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陈倩倩;;论司马迁的治道观及其渊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锬辉;;《史记》赞辞褒贬的修辞意义[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2 薛瑞泽;;西汉以后对司马迁的评介[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3 陈小赤;;略论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先进性[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4 周忠庆;;司马迁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史学家[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5 吕培成;;从《春秋》大义到《史记》之立意提要[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6 刘华祝;;释司马迁“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而遭腐刑[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7 方铭;;《史记》的尊孔重儒问题[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雷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著史宗旨述论[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9 崔继军;赵佳妮;;《史记》微言张骞的几种情况[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10 陈少辉;;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原元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近10多年来美国的《史记》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田大宪;构建“史记学”体系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记者 武茵茵 刘娜;民祭司马迁典礼盛况空前[N];渭南日报;2009年
4 王耀;司马迁夫人柳倩娘[N];民主协商报;2005年
5 商报记者 刘志英;《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封面预选和视频传播进行“预热”[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6 贵州历史学者 范同寿;贵州学者 把“夜郎自大”还给司马迁[N];西部时报;2010年
7 武城县纪委 梁峰;善待批评[N];德州日报;2011年
8 刘保富;司马迁是怎样死的[N];团结报;2002年
9 记者 潘伟;陕西省“第二届民俗文化论坛”暨“庚寅年民祭史圣司马迁大典”在韩城市隆重举办[N];各界导报;2010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 韩兆琦;司马迁的人生观与生死观[N];北京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芬;周铭心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调冲法治疗不孕症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汪高鑫;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蓝丽霞;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妇科学术思想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聚林;冯五金教授六位一体理念治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六位一体理念治疗FD经验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陈筱云;陈家礼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王涛;元前《史记》诠释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吴明珠;张锡纯伤寒学术经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孔立;《金匮要略》内科杂病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鑫;从《史记评林》看明代学者的《史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海丽;论清代《史记》研究的学术流派[D];河南大学;2012年
3 葛刚岩;论《史记》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欣;浅论郝敬的《史记》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李福燕;司马迁与鲁迅比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郭春雨;《史记》的中下层人物形象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德祥;汉代儒家商人观念[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杜建蓉;司马迁、桑弘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吴学哲;论司马迁与《周易》[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肖宏丽;司马迁的帝王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5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70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