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古今图书集成》土地数据的价值及存在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26 23:06

  本文选题:《古今图书集成》 + 地方志 ; 参考:《中国地方志》2010年03期


【摘要】:《古今图书集成》辑录了省、府、县三级土地数字,上限"原额"大体是明万历清丈后的数据,下限截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这种基于分县统计资料的全国性大汇总,是明清土地问题研究不可或缺的断面"基准"数据。征引的方志有些现已难以查到了,故而登录的土地数字就愈显得珍贵。可是,《古今图书集成》辑录的土地数字来源于官修方志无论在统计口径,还是在数据单位内涵上均存在着繁简不一、登记纷乱的现象,误差也很大。只有对其资料来源、属性和存在的问题作切实的了解和尽可能详尽的考订,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利用价值。本文对《古今图书集成》所载土地数字存在的时间断面、土地类型、统计系统和数字属性等问题进行考证鉴别,旨在厘清土地数字的真实性、可靠性,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达到科学收集和利用历史数据的目的。
[Abstract]:The book integr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compiled the number of three levels of land in provinces,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and the upper limit "original amount" was basically the data of Ming Wanli, Q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the lower limit being as far as Kangxi 22 years (1683 years). This nationwide collection based on county statistics is an indispensable cross-section datum for land issue research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ome of the cited local records are now hard to find, so the number of land logins becomes more precious. However, the land figures compiled by the Book Integr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come from the official revision of local records, whether in the statistical calibre or in the connotation of data units, there are many complicated and complicated phenomena in registration, and the errors are also very large. Only by making a practical understanding of its sources, attribut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making as detailed an examination as possible, can it bring into play its due value of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time section, land type, statistical system and digital attributes of the land figures contained in the Book Integr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are studied and identifie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authentic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land figur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due valu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llecting and utilizing historical data scientifically.
【作者单位】: 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K2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齐模;旧制度的危机——太平天国战争对安徽田赋征收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2 谷小勇;张波;;社会战乱对汉唐间农业税制嬗变影响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李景寿;“入中”与宋代西北市场关系简论[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4 王f ;;传统中国社会中租佃制度对产出的作用分析——基于德怀特·希·帕金斯视角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5 孙刚,许青,金昆,王振堂,郎宇;野象在中国的历史性消退及与人口压力关系的初步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 陈广桂;中国财政供养率问题的初步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4期

7 张宝秀;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土地开发与环境退化关系论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03期

8 叶瑜,方修琦,葛全胜,郑景云;从动乱与水旱灾害的关系看清代山东气候变化的区域社会响应与适应[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9 李为,张平宇,宋玉祥;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及其动因分析[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10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1840—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刘伟;中国专制王朝衰亡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8 陆敏珍;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殷晓岚;20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梁亚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作莲;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余清良;明代福建地区基层乡治组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任泉香;清至民国陇东土地利用变迁及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升荣;乾隆时期黄泛平原农业生产稳定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邓玉娜;清代河南的粮食贸易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宋仁桃;秦汉家庭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刘云;南宋高宗时期的财政制度[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百亮;清代山东地区的灾荒与人口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世柏;湘州与南朝政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峗;纳税单位“真实”的一面——以徽州府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2 刘成武;李秀彬;;1980年以来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J];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3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王一谋,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江南,吴世新;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峗;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D];复旦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禹良;;略论人的历史与人物传[J];黑龙江史志;2011年1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丕远;葛全胜;郑景云;;从历史文献、档案中提取自然环境信息的研究[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北京史籍书目[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萧易;大禹 蜀中羌人开夏朝[N];成都日报;2005年

2 朱浒;落潮时节又逢君[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主持 吴子桐;材料、方法与视角[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胥锦成;当代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应优势互补[N];人民日报;2010年

5 崔俊虎 吴慧攀 整理;展示中国的山地文化[N];山西日报;2009年

6 陈晓径;历史学家必须冷静、客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马金霞;美国汉学研究网络数据库资源选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永志;城隍神信仰与城隍庙研究:1101-1644[D];暨南大学;2006年

2 袁芸;《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别集类辨证[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8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808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