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儒学“独尊”之原因新探

发布时间:2018-04-28 08:20

  本文选题:儒学 + 主流意识形态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3期


【摘要】:关于儒学为什么在先秦诸子之学中脱颖而出成为雄霸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言说的空间依然较大。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没有引起论者的注意 :一是儒学是古代士人阶层社会角色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话语表征 ,因而最能代表士人阶层的意愿与利益 ;二是儒家一直扮演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中间人”或“调节者”的角色 ,故儒学最符合文化霸权形成的一般规律。
[Abstract]:As to why Confucianism stood out in the pre-Qin school of thought a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that dominated the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academic circles have long had different views. But there is still plenty of room to talk about it.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reasons why Confucianis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ne is that Confucianism is a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cial role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ancient scholars. Therefore, it can best represent the wishes and interests of the intellectual class; second, Confucianism has always played the role of "intermediary" or "moderator" between the rulers and the rulers, so Confucianism is the most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law of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hegemon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娟;故园之恋——论萧红的家园意识[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董学文;;怎样看待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兼评“审美意识形态”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李元书;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化[J];学习与探索;2002年05期

4 马驰;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对我国文论建设的启迪[J];学习与探索;2005年01期

5 宋晓杰;主体意识的归隐 显现与本质寻求——意识形态的质性裂变[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宋卫红;;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批评[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胡克森;儒家理想政治与西汉政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8 成康;论稷下学宫的组织文化[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6期

9 谢亮;;启蒙者的困境——孙中山论“国民性”问题的个案分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炎冰;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叶慧珏;;新闻点评的异化:大众传媒和专家学者的相互介入及其方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肖永明;彭爱华;;阳明心学的兴起对书院讲学的影响[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郝虹;;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化与东汉党人的人生价值观[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宗明华;;庄子与魏晋文人的独立人格意识[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郝虹;;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化与东汉党人的人生价值观[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苑;才子佳人小说:从一种新小说类型到一种新文学样式[D];复旦大学;2007年

2 丁培卫;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感觉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海霞;危机下的文学图景[D];上海大学;2007年

4 欧翔英;西方当代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群;道教生死观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晓溪;启蒙与醒世[D];吉林大学;2007年

8 管恩好;青铜文化与《诗经》发生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俊立;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转向的认识论意义[D];山西大学;2007年

10 苗宏慧;近代企业家群体与政治思潮嬗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院生;论汉画像墓主人正面像的起源及功能[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李云峰;论潘军小说的个人化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吕江会;论汪曾祺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识[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陶永生;西方视域中“中国情结”的复调景观[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圣;六朝隐士与政治、学术文化之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欣;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D];南昌大学;2007年

7 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室龙;明清徽州的塾师[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康旭峰;社会史视角下的明清农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何巧云;儒学的区域化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春青;儒学“独尊”之原因新探[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1814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814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