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晚明劝善思潮的宗教性与世俗性

发布时间:2018-05-09 01:04

  本文选题:宗教性 + 陈龙正 ; 参考:《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03期


【摘要】:正讨论"晚明劝善思潮的宗教性与世俗性"这样的一个话题,首先要证明这个话题是否存在且有意义:晚明劝善思想能否称之为一种思潮?什么是宗教性?什么是世俗性?一种思想被称之为思潮,是因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在一定时期内反映了一定数量人的社会愿望。晚明的劝善,称之为思想运动或思潮均不为过,因为有众多的儒家士大夫投身于当时的劝善理论与实践当中,其中著名的有吕坤、杨东明、高攀龙、袁黄、陈龙正、刘宗周、陈瑚、颜茂猷等。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时期
[Abstract]:Discussing the topic of "religious and secular nature of the thought of persuading the goo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e should first prove whether this topic exists and has meaning: can the thought of persuading the goo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be called a kind of ideological trend? What is religious? What is secular? A kind of thought is called ideological trend because it is accepted by most people and reflects the social desire of a certain number of people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it was not too much to call it an ideological movement or an ideological trend, because there were many Confucian literati and officials who threw themselves in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ersuading the good at that time. Among them, the famous ones were Lu Kun, Yang Dongming, Gao Panlong, Yuan Huang, Chen Longzheng, and Liu Zongzhou. Chen Hu, Yan Mao-you, et al. Liang Qizi's Shi Shan and Civilizatio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4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强;;论社会的宗教性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刘曙刚;;交际舞始于何时?[J];文化译丛;1986年04期

3 王才勇;H.-J.弗拉斯著:《人的宗教性——宗教心理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4 文永辉;;宗教性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小娟;;过程神学与儒家宗教性探究[J];学习与探索;2010年06期

6 ;格洛克,查尔斯[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3期

7 宋春香;;论狂欢理论的宗教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冯波;;浅析宋代宗教性节日和民间娱乐[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9期

9 刘强;陈秋枫;;美育的局限与宗教性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姜丽;;灵魂的渴望——论高特弗里德·本恩诗歌中的宗教性[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尚艳娜;陈永胜;;穆斯林中学生的宗教性:结构与测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章远;;外部宗教性干预与地区安全——以科索沃冲突为例[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3 沈洋;陈永胜;;基督教信徒的宗教性:结构与测量[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林鸿信;;落实人间的宗教性:哈贝马斯的启蒙[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5 李江梅;;浅谈儒学的宗教性品格[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浙江大学 张新樟;严防宗教性末日情绪[N];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张志鹏;宗教性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力量[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高师宁;格奥尔格·西美尔:宗教性创造出宗教[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陈星桥;将佛教的文化性和宗教性有机统一起来[N];中国民族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旭峗;跨国政经互动中宗教影响宗教性跨国公司初探[D];复旦大学;2014年

2 温莎;宗教性慈善组织的社会资本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3 彭飞;中国大学生宗教性的现况调查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4 路秋子;藏传佛教影响下生活日用器具的宗教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6年

5 沈洋;基督徒的宗教性:概念、结构与测量[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珍珍;罗尼·泰勒的儒学宗教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尚艳娜;穆斯林中学生的宗教性:结构与测量[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常薇;中国基督教宗教性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雪华;道教徒个体宗教性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10 包涵;中国佛教徒宗教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63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863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