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与中国传统城市体系的演变
[Abstract]:Self-sufficient natural economy determines the political, loose and relatively close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ities. However, the commodity economy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s change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ities, thus changing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ose and closed urban systems in China. And for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urban system laid a preliminary foundation. Of course, the changes of the urban system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id not excee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s, so the role played by the whole urban system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gricultural age to the industrial age for several centuries was still relatively limited.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分类号】:F299.29;F729;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凌;新四川省城市体系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2 何一民;付志刚;;清代西藏城市体系变迁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赵建新;新疆城市体系地理分析[J];干旱区地理;1987年02期
4 王力;;论城市体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1991年01期
5 慈勤英,,范云霞;湖北省城市体系建设的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6 徐正元;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历史剖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03期
7 钱宏胜;梁留科;王发曾;;中部六省城市体系规模序列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8 赵小兵;;国外城市体系研究思想史发展综述[J];国外人文地理;1986年02期
9 陈涛,刘继生;城市体系分形特征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1994年01期
10 陈国生,易泽丰;重庆城市体系的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湖北省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发展机制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顾朝林;;2020年国家城市体系展望[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Sako Musterd;;欧洲城市体系的不平等性的表现、影响和反应(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周璇;;多中心均衡发展的城市网络——德国城市体系探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赖淑瑾;姚颂恩;;福建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林元兴;;建构健全的城市体系以抑制城市蔓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学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1985~2007——一个“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8 Tae Myung KIM;;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方性城市发展问题和困境:以韩国大田市为例(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9 张宝通;;大手笔构建大西安与大关中城市体系[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陈阳;;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演化研究——基于关联网络和价值区段的分析方法[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水林;连城完善城市体系建设[N];闽西日报;2007年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 熊文;全面展示和准确把握广西城市体系的发展[N];南宁日报;2010年
3 广东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张浩然;优化重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记者 沈谦 实习记者 赵雪;我省发布《陕西省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总体要求》[N];陕西日报;2014年
5 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徐剑锋;优化浙江城市体系[N];浙江日报;201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杨舸;构建合理城市体系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顾宝昌;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体系[N];光明日报;2006年
8 王开明;构建海西城市体系[N];福建日报;2006年
9 上海社会科学院 郁鸿胜;重视城市体系对城市群政策制定的影响[N];国际金融报;2005年
10 何书彬;中国城市发展挑战世界城市体系[N];厦门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蕾;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皮亚彬;集聚、扩散与城市体系[D];南开大学;2014年
3 石林;吉林省城市化效率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道胜;重庆城市体系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2 盖赛哲;京津冀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合理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3 罗湖平;湖南省城市体系的结构演变及结构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伍业春;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建军;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晖;基于分形理论的陕西省城市体系规模的优化与仿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许娜;江苏省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赵阿锋;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袁源;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省城市体系时空演化测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伟豪;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52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35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