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古代“剩女”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18-12-16 08:51
【摘要】:"剩女",即大龄单身女青年。当今社会,无数的目光聚焦在这些"剩斗士"、"必剩客"、"齐天大剩"身上,让这些"单身公害"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在父母之命掌握女性婚姻的中国古代,居然也有"剩女"现象。在唐朝,当时的名门望族张狂到了居然不屑与李氏皇族通婚的地步,害得皇帝的女儿也为嫁人发愁。还有的豪门宁可把自己的女儿养到老,也不与寒门异姓通婚
[Abstract]:"leftover women", that is, older single young women. In today's society, countless eyes are focused on these "leftover fighters", "must be leftovers" and "all days left", which makes these "single pollution" bear great social pressure. In ancient China, where parents ordered women to master marriage, there were "leftover women". In the Tang Dynasty, Zhang frenzied enough to disdain the intermarriage with the Li imperial clan, and the emperor's daughter was worried about getting married. Some rich families would rather raise their daughters into old age than intermarry with Hanmen's different surnames.
【分类号】:K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承灏;;中国古代也有“剩女”[J];政府法制;2010年30期

2 石麟;;从出身寒门到联姻左氏——李梦阳研究之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无名;应妑这样处理回女嫁汉男UO楲[J];中国穆斯林;1958年07期

4 顾向明;中古时期的士庶婚姻及“卖婚”习俗[J];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5 方胜;;唐代公主“愁嫁”现象及其原因[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11期

6 刘杰;;历史的昏暗时刻:南北朝时期皇帝的荒诞人生[J];章回小说(下半月);2008年10期

7 易图强;试析两晋南朝士族门第婚姻形成的原因[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4年03期

8 段振离;;婚姻可悲的永宁公主[J];婚育与健康;2000年09期

9 ;“千里送鹅毛”的由来[J];科学大观园;2003年07期

10 苗霖霖;;北魏出宫人制试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思怡;;墓志所见唐代宗室之婚姻[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2 子金;;硬币上的英国“世纪婚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3 张艳;;县级综合档案馆婚姻档案为民生服务的现状及对策[A];档案安全与档案服务——2011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姜永兴;;人类婚姻向何处去?[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5 小南一郎;;唐代O奇小姮の主楲[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田同旭;武兴芳;;论《水浒传》的多元婚姻文化[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邓小南;;《宝训》《圣政》与宋人的本朝史观——以宋代士大夫的“祖宗”观为例[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续)[C];2005年

8 周朱流;;试论原始社会的几种婚姻和家庭形式[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9 汪连兴;;人类早期婚姻和家庭形态辨[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10 W·J·裴德生;朱鸿林;;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成为天主教徒试释[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师纶;婚姻的“门当户对”[N];甘肃经济日报;2004年

2 作家 毕淑敏;婚姻也需要学习[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千龙;婚姻的安全感[N];今日信息报;2003年

4 袁长焕;婚姻也会中风[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郑建玲;10把开启幸福婚姻的钥匙[N];中国质量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林志文 通讯员 吴丹琴;六成五受访者认为自己婚姻“幸福” 更多家务仍由女性承担[N];中国妇女报;2010年

7 鞠楠;丈夫多做家务,有助婚姻稳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福卡;婚姻的收益[N];中国财经报;2002年

9 ;“不婚族”对婚姻的5大误解[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润健;努力呵护 幸福婚姻[N];中国矿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秦跃宇;魏晋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3 李建华;唐代山东士族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闫续瑞;汉唐之际帝王、士大夫家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学亮;明嘉隆万时期士大夫事功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查明昊;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D];浙江大学;2006年

7 石坚;周作人:“士大夫”的发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董刚;元末明初浙东士大夫群体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鲍新山;北宋士大夫与道家道教[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强;唐代进士的婚姻与交游[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蕾;唐代渤海高氏家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定华;从莺莺故事的接受看唐元社会观念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晓燕;从婚姻、家庭看汉代妇女的地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鸿燕;论事实婚姻[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郭孟媛;特立独行的婚姻[D];河北大学;2005年

7 黄晓君;论中国夫妻约定财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江合友;婚姻与中晚唐诗歌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龙;试论中古西欧婚姻中的教俗冲突[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成慧;美国早期白人社会的家庭生活[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82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382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f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