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方社会捐赈——以《余姚捐赈事宜》为中心
【部分图文】:
地方杜会.火反映示盆.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阮清华;非常时期的民间救济——以“庚子之变”后上海绅商义赈为例的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朱浒;江南人在华北——从晚清义赈的兴起看地方史路径的空间局限[J];近代史研究;2005年05期
3 朱浒;;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与义赈[J];清史研究;2006年02期
4 高王凌;;关于十八世纪中国研究的几点浅见[J];清史研究;2006年02期
5 武艳敏;;灾难的补偿:1930年《救灾准备金法》之出台[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2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3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D];复旦大学;2004年
5 马军;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D];复旦大学;2004年
6 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靳环宇;晚清义赈组织(1876-1895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强;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多;《乾隆南巡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 把增强;张之洞备荒赈灾思想与实践[D];河北大学;2004年
3 胡华;近代江南双层地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侯俊云;陈宏谋胥吏管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邱伟;嘉庆朝的财政危机和传统体制运行的困境[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邓峰;明末山东灾荒与社会应对[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梁科;明代京通仓储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8 王晓卿;20世纪华北地区的水旱灾害及防救措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郭文娟;清代地方官员捏灾冒赈的形式、特点与影响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池秀梅;民国时期福建灾荒救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2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84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