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两汉写书考

发布时间:2017-08-03 17:00

  本文关键词:两汉写书考


  更多相关文章: 两汉 写书 简帛


【摘要】:写书,这里专指抄写书籍,是文献制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项艰辛劳动。汉代的写书活动,更是传承先秦辉煌文化,记录汉代文化学术的十分重要的活动。对汉代的写书活动作一考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与学术发展的历史。在古典文献学研究范围内,一般而言,重心偏在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的范畴内,而对大量的、繁重的、十分重要的抄书活动却关注得较少。本文即尝试对两汉写书活动作一考述。 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部分是全文的主体。 引言:解释“写书”一词的含义,并介绍本选题的意义。 正文部分共分六章: 第一章,勾画两汉写书活动的大概情况。两汉写书活动的主体,以汉廷最为重要,汉朝共进行了七次校书活动,每次校订完毕,必定抄写副本以保存校雠成果。藩国与私家也有写书活动,其意义不容忽视,藩国写书以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淮南王刘安为代表。汉朝下级官府与民间也有一些写书活动。 第二至第五章,介绍两汉写书的制度、材料、工具、形制、题记、符号等方面的情况。两汉写书活动从西汉武帝时起,走向常规化、制度化。两汉写书的材料包括简牍、缣帛、石碑和其他一些特殊材料,工具包括毛笔、书刀、墨、研等。题记和符号是文献的有机组成部分,题记为阅读提供了很大方便,符号对文献内容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献的面貌,通过出土的汉代简帛文献,可以直观两汉题记与符号的使用情况。 第六章,考察两汉写书活动对后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对汉文化的承传,对后世写书活动,对后世古籍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结语对论题的相关情况作一交待。
【关键词】:两汉 写书 简帛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两汉写书活动概观10-16
  • 第二章 两汉写书之制度、材料16-20
  • 第三章 两汉写书之工具、形制20-24
  • 第四章 两汉写书之题记24-28
  • 第五章 两汉写书之符号28-36
  • 第六章 两汉写书对后世之影响36-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4
  • 后记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零;简帛古书的整理与研究[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4期

2 陈爽;利用国际互联网络检索简帛金石资料[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01期

3 彭裕商;古文字材料在古书释读中的重要作用举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李学勤;新发现简帛与汉初学术史的若干问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5 陆锡兴;评十年来的简帛文字编[J];辞书研究;1997年01期

6 李运富;楚国简帛文字研究概观[J];江汉考古;1996年03期

7 e波组合;;“简帛经济 ”激荡湖南[J];企业家天地;2002年10期

8 晏昌贵;立足文本 阐幽发微——读刘乐贤著《简帛数术文献探论》[J];江汉考古;2003年04期

9 耿相新;;《中国简帛书籍史》[J];寻根;2011年04期

10 卢巧琴;说"简"话"竹"[J];中文自修;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简帛针灸文献的内容与特点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杨德恭;;医学论文非正文部分的撰写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如青;;论出土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4 张如青;丁媛;;出土简帛涉医文献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罗宝珍;;简帛病候名称研究概貌[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维慎;;试释简帛医籍中的“堇”[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7 杨德恭;;医学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罗运环;;楚地出土简帛与荆楚文化[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9 周祖亮;;简帛医籍药学词语的时代特征[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连科;;新纸赋——为纸诞生1900年而作[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春海;世纪简帛学:郁郁乎焕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卜宪群;二十世纪的简帛学与史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3 李学勤;《简帛研究文稿》序[N];中国文物报;2009年

4 记者 易飞 实习生 赵明洁 通讯员 王帆;全国楚简帛书法展在汉揭幕[N];湖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春海;简帛学:与材料并进的百年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春海;海外简帛研究进入新阶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记者史讯;简帛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孙艳魁;千年简帛 今日新书[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记者 明星、张翼飞;国际简帛学界纪念简帛发现100周年[N];人民日报;2001年

10 记者 丁铭;简帛学成新兴国际显学[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强;战国秦汉竹简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王光华;简帛禁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靳永;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D];山东大学;2006年

4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孙欣;汉墓遣策词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罗宝珍;简帛病症文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8 单育辰;楚地战国简帛与传世文献对读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武新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李松儒;战国简帛字迹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两汉写书考[D];河南大学;2011年

2 张俊之;秦汉简帛方剂文献数量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芳芳;先秦简帛科技文献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王佳靖;简帛《五行》校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泽淼;基金会法律制度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吴红松;《楚系简帛文字编》校订[D];安徽大学;2003年

7 张传官;简帛道家文献述论[D];厦门大学;2008年

8 周菊梅;《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词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蔡丽利;新蔡葛陵楚墓卜筮简集释[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范玉珠;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5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15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