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春秋晋国智氏家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4:11

  本文关键词:春秋晋国智氏家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春秋 晋国 智氏 卿大夫家族 变革


【摘要】:春秋是一个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作为当时社会统治基础的卿大夫家族同样不能幸免。在经历了家族的繁荣发展期之后,它们以要么上升为诸侯,要么解体为个人的途径,在社会和历史上作为一个阶层整体消失。为了更加具体、细致地窥探春秋时期卿大夫集团的这种命运发展轨迹,本文选取晋国的智氏作为标本来展开详述。 智氏是春秋时期晋国受封立氏最晚的卿大夫家族之一,于春秋中期受封立氏,并在第一代宗子之时初现繁荣,由大夫而跻身卿族;智氏在第二代宗子时期,获得了更加辉煌的发展,成为世卿,并且成为当时垄断卿权的家族之一;智氏由于第三代宗子的早卒,第四代宗子的年幼,再加之不甘心失政的国君的打击,使得智氏处于近三十年的危机之中。此次危机的爆发,不仅使智氏的实力和地位受到削弱,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智氏以后的发展道路;至智氏的第五代宗子智文子时期,智氏的实力重新发展壮大起来,但是智氏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在此时开始积累;到智氏的第七代宗子智伯瑶时,智氏成为晋国实力最强的卿族,并且大有代晋而有之的势头。但是由于智伯瑶的个人问题,使得智氏原本就存在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恶化,最终使得智氏没有完成由卿权向新的君权过渡的使命,从此在政治舞台上消失。 自智氏立氏到灭亡,大约经过了150年,智氏与其他众多的卿大夫家族一样,经历了自己的辉煌与繁荣,但是最终也走向了灭亡。这并不是因为智氏是旧贵族、落伍者,而为时代所捐弃,而是由于智氏在长期的发展中问题不断积累的结果,最终由外部力量将其消灭。
【关键词】:春秋 晋国 智氏 卿大夫家族 变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25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绪论10-20
  • 一 选题依据10-12
  • 二 研究现状12-18
  • 三 目前研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18-20
  • 第一章 智氏立氏及初步发展20-33
  • 第一节 智氏立氏20-23
  • 一、立氏的时间20-21
  • 二、立氏的原因21-23
  • 第二节 智氏的初步发展23-33
  • 一、智氏的发展23-30
  • 二、发展的初步性30-33
  • 第二章 智氏的崛起33-40
  • 第一节 晋弑晋厉公与活跃的智氏33-36
  • 一、晋弑晋厉公33-34
  • 二、智氏活跃的表现34-35
  • 三、活跃的原因35-36
  • 第二节 智武子与弭兵36-40
  • 一、弭兵之意37-38
  • 二、弭兵的方法38-39
  • 三、弭兵的结果39-40
  • 第三章 智氏的危机40-51
  • 第一节 智氏的危机40-43
  • 一、危机发生的原因40-41
  • 二、危机的表现41-43
  • 第二节 智氏的复立43-47
  • 一、智盈生年考43-44
  • 二、智氏复立时间考44-46
  • 三、智氏复立的原因46-47
  • 第三节 智氏危机的继续与结束47-49
  • 一、危机继续的表现47-48
  • 二、智氏应对危机的措施48-49
  • 第四节 危机的影响49-51
  • 一、智氏实力的相对衰落50
  • 二、智氏隐忧的埋藏50-51
  • 第四章 智氏的膨胀与隐忧51-57
  • 第一节 智氏实力的膨胀51-55
  • 一、膨胀的表现51-52
  • 二、膨胀的原因52-55
  • 三、智氏实力的不可高估55
  • 第二节 智氏的隐忧55-57
  • 第五章 智氏的巅峰与覆灭57-69
  • 第一节 智伯其事勘误57-58
  • 第二节 智氏忽焉而亡的原因探析58-69
  • 一、统治基础不稳59-61
  • 二、与诸卿不睦61-62
  • 三、众叛亲离62-63
  • 四、智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恶性发展63-67
  • 五、没有外援67-69
  • 第六章 智氏的历史影响69-75
  • 第一节 智氏的政治意义69-72
  • 一 推动晋国内部斗争的变革,加速晋卿性质的转变69-70
  • 二 紧随时代潮流,推动晋国社会向前发展70-71
  • 三 智氏覆亡,为三家分晋做好铺垫71-72
  • 第二节 智氏的文化价值72-75
  • 一 对宗法观念的进一步冲击72-73
  • 二 相对更加彻底的人文精神73
  • 三 智氏的权变谋略与三晋文化73-75
  • 结语75-78
  • 附1:荀氏源出及荀氏之姓78-83
  • 附2:智氏大事表83-85
  • 参考文献85-88
  • 致谢88-8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9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沁芳;晋国六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玉斌;春秋晋国荀氏试探[D];苏州大学;2012年

2 白艳芳;春秋晋国愪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春红;春秋时期晋国奕氏家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7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17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