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南宋两浙路荒政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04 05:05

  本文关键词:南宋两浙路荒政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南宋 两浙路 荒政 荒政思想


【摘要】:灾害对人类有巨大的破坏作用,这不仅表现为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直接损害,而且也会因对动、植物的破坏,而造成动物死亡、植物减产、间接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当灾荒发生之时,政府如果不能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引发民愤,从而影响统治的稳定性。因而任何政权都不会无视灾害的破坏力,会实施各种救灾措施,,并颁布救荒的诏令和规章,这就是荒政。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它也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有效手段。南宋时期,两浙路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其自然灾害也有一定的独特性,如: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而蝗灾、地震等灾害的发生率却偏低等。因此,两浙路的救荒措施与其他地区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性。本文主要是从南宋时期两浙路具体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理论,对南宋两浙路的灾荒与荒政进行了系统地爬梳和分析,重点对政府和民间的救荒措施进行论述,并对体现南宋时代特色的荒政思想进行了探索和归结,对其历史影响作一基本评价。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在研究南宋时期两浙路地区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两浙路地区灾荒的概况,并有针对性地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叙述了灾害频发的原因。第二章立足于南宋政府的救荒行为,分别从灾前的预防措施和灾后的具体救荒措施进行了分类阐释。灾前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仓储措施和兴修水利;灾后的具体救荒措施包括各种赈济措施及蠲免政策。这些救荒措施不仅体现了统治阶层对民众生存状况的重视,更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第三章主要论述民间对于灾荒的救济。分为灾前、灾后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劝分“有谷之家”,以赈济灾民;另一方面是社仓的兴起和推广及在救荒中的作用。这两种救荒措施,都体现出时人敢于向传统挑战并付诸实践的创新。第四章主要是介绍南宋时期的救荒思想。主要包括朱熹以民为本、未雨绸缪的救荒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作用;董q_的救荒思想及其著作《救荒活民书》对以后救荒实践、救荒思想及救荒专著的影响。由此认为,从南宋时期起中国的救荒思想开始走向成熟。
【关键词】:南宋 两浙路 荒政 荒政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5
  • 一、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1
  • 二 宋代荒政的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论述11-15
  • 第一章 南宋时期两浙路灾荒概述15-31
  • 第一节 两浙路灾害的主要类型15-28
  • 一、 水灾16-20
  • 二、 旱灾20-22
  • 三、 火灾22-24
  • 四、 虫灾24-26
  • 五、 其他灾害26-28
  • 第二节 灾害的成因28-31
  • 一、 自然原因28
  • 二、 人为原因28-31
  • 第二章 南宋时期政府的救灾措施31-47
  • 第一节 灾前预防措施31-39
  • 一、 仓储措施31-34
  • 二、 水利措施34-39
  • 第二节 灾后救济措施39-47
  • 一、 赈粮39-40
  • 二、 赈钱40-42
  • 三、 工赈42-43
  • 四、 给药43-44
  • 五、 蠲免44-47
  • 第三章 南宋两浙地区救荒的社会化47-54
  • 第一节 劝分47-50
  • 一、 劝分的起源及其实行47-48
  • 二、 劝分的优点和弊端48-50
  • 第二节 社仓50-54
  • 一、 社仓的兴起50-51
  • 二、 社仓的推广51-53
  • 三、 社仓的作用53-54
  • 第四章 南宋时的救荒思想及其影响54-62
  • 第一节 董q_的救荒思想与《救荒活民书》54-58
  • 一、 董q_的荒政思想54-56
  • 二、 《救荒活民书》对后世的影响56-58
  • 第二节 朱熹的荒政思想58-62
  • 一、 未雨绸缪,做好灾前预防58-59
  • 二、 关于民本思想59-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6
  • 后记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琳;;宋代荒政的历史考察和经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2 刘子健;刘宰和赈饥——申论南宋儒家的阶级性限制社团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3 袁冬梅;;宋代江南地区疾疫成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刘云军;《救荒活民书》中救荒思想浅析[J];古今农业;2005年01期

5 邵永忠;;历代荒政史籍述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许秀文;;浅议南宋社仓制度[J];河北学刊;2007年04期

7 贾玉英,赵文东;略论朱熹的荒政思想与实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赵全鹏,袁德;宋代的商人救荒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9 张品端;从社仓法看朱熹的社会保障思想[J];徽州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10 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28期



本文编号:617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17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