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
本文关键词: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
【摘要】: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中国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其中制茶文化和饮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作者单位】: 辽东学院;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制茶文化 饮茶文化
【分类号】:TS971;K207
【正文快照】: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世界各国无论是茶物质文化还是茶精神文化都直接或间接源自中国。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2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的说法。中国茶文化虽古已有之,但中国茶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杰;;中法两国饮茶历史、习惯和茶道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2 王林;张威;;唐紫笋贡茶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沈强;孔维婷;于洋;司辉清;;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10年01期
4 金兑妍;屠幼英;;以韩国茶馆经营模式为例探讨中国茶馆经营新模式[J];茶叶;2011年01期
5 关睿;;“茶道”的蕴意——中日茶文化比较[J];成功(教育);2007年10期
6 黄凤兴;王飞;章传政;;合肥茶馆对社会和谐的贡献评析[J];蚕桑茶叶通讯;2008年06期
7 陆宜玲;;从《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看中晚唐的佛事饮食[J];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崔普会;周斌星;崔文学;;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咖啡碱含量的变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1年03期
9 苏全有;赵芳捚;;论茶文化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李萍;;茶叶包装色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珍淑;关于陆羽《茶经》中饮茶观点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章传政;明代茶叶科技、贸易、文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朱海燕;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凤花;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石洁琼;江南茶馆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贾之曦;文化·主题·体验[D];东华大学;2009年
4 熊莎;岭南茶室餐饮模式在湖湘文化社区中的导入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静;瑶族生活燃料历史变迁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韦雨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人雅趣[D];山东大学;2011年
7 宋珊;中国古代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威;北宋建安贡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王彦宇;成都茶馆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代亚松;茶馆与近代汉口的文化社会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伟;;盛世喝茶——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才土[J];茶世界;2007年11期
2 石壶;孙状云;;2008·中国茶[J];茶博览;2008年01期
3 崔锡焕;;传入韩国的茶文化[J];建筑与文化;2008年05期
4 ;第二届“巴黎中国茶文化周”在巴黎13区举行[J];农业考古;2009年02期
5 舒英;;当前茶文化发展的不足与对策[J];茶博览;2010年07期
6 邬梦兆;盛载华夏文化的一叶方舟:中国茶文化——漫谈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丰富内涵[J];农业考古;2004年02期
7 施由民;论中国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04年02期
8 照屋典子;参加“中国茶文化国际检定”之后[J];农业考古;2004年02期
9 王学铭;;“中国茶文化学”的开山之作——读陈文华教授《中国茶文化学》[J];农业考古;2007年02期
10 ;中国茶谣大型茶文化舞台剧介绍[J];茶博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重远;吴甲选;;与茶文化长结不解缘[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2 王平;;再谈中国茶文化中之道缘——茶饮中的“神仙”和“长生”思想[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丁俊之;;茶飘香 齐共享——广州茶文化迈向新世纪[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4 鲁明;;对中国茶文化的再认识[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5 黄发民;;别开生面的茶宴[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6 陈照年;;茶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使命[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7 工藤佳治;;一个局外人眼中的中国茶文化现状与发展[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8 于金玲;;从“空中茶馆”的高收听率看中国茶文化的魅力[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9 徐永成;;新世纪茶文化将进入世界文化[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10 徐晓村;;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立;让中国茶在国际交流中腾飞[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2 大漠;茶文化的春天到来了[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冯新生;茶文化,怎样才能清香四溢[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N];市场报;2002年
5 著名茶文化专家、学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 丁文;穿越历史的千年茶香[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6 记者 王奋强;深圳国际茶博会构筑靓丽文化风景[N];深圳特区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安明霞;茶书出版赢利吗[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安明霞;内容缺乏差异化[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9 薛城;愿茶走进孔子学院[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10 ;中国茶文化[N];广州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琳;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教学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春;中国茶文化公关传播误区的思考[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何丽丽;中国茶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邱尚周;中国茶文化空间形态研究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周易华;中国茶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婧;清茶远韵——中国茶文化的审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贾之曦;文化·主题·体验[D];东华大学;2009年
8 许萍;中国茶文化英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培瑜;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茶馆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10 宋珊;中国古代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4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2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