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军礼考述
本文关键词:辽代军礼考述
【摘要】:军礼属于辽代五礼之一,是辽代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契丹民族崇尚武功、军事强盛,辽代军礼的制定,对于提高契丹民族凝聚力,提振士气,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辽史.礼志》中记载辽代军礼有皇帝亲征仪(射鬼箭)、腊仪、出军仪,除《辽史》记载的上述军礼外,还有献捷礼、执手礼、解洗礼等。辽代的军礼既包含契丹本民族的祭祀仪式,如射鬼箭、执手礼,又融入了告庙仪、谒庙仪等中原礼仪,辽代军礼是在本民族礼仪的基础上,又融合了中原礼仪而最终形成的,是契丹民族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出军仪 射鬼箭 腊仪 执手礼 献捷礼
【分类号】:K246.1;K892.98
【正文快照】: 我国古代的礼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辽代的五礼,定于辽初。辽太祖七年,“定吉凶仪”[1]8。之后,太宗克晋,稍用汉礼。军礼是五礼之中的一种,主要指行军作战以及战事前后依照一定的仪式举行的与军事活动有关的礼仪。考察我国古代军礼,正如耿元骊先生所言:“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光;;论辽代军乐[J];北方文物;2007年04期
2 景红艳;;小议先秦时期的献捷礼[J];兰台世界;2009年05期
3 景红艳;辛田;;先秦献捷礼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胡发贵;;执手礼溯源[J];寻根;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元骊;五代礼制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倪晋波;最后的瞻望——《左传》人物濒亡心理描写初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2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查清兰;;《左传》外交辞令的委婉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诸葛净;;出世与入世——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空间与寺院宫观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6 李莉莎;;古代草原民族服饰与中原汉族服饰的相互影响及其文化意义[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8 吴锐;;《春秋》三传之“诸夏”与后世“汉族”的断裂[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谭家健;;《左传》美学思想札记[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刘丽文;;《左传》与《周易》的哲学化[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宫芳;先秦齐国的国家管理思想与实践[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华宇;先秦两汉天下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隗芾;;契丹乐舞考[J];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01期
,本文编号:624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2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