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嘉定秦君汾东归序
本文关键词:送嘉定秦君汾东归序
【摘要】:丁文江留学时的传记材料,极为稀缺,以致学界对其留学时期的学习、思想,乃至交游等情形,均知之甚少。秦舜英女士提供的《送嘉定秦君汾东归序》,是丁氏留学时的重要传记资料。序文反映了丁文江的留学观和回国后之志业、抱负。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 丁文江 秦汾
【分类号】:K206
【正文快照】: 现存丁文江(1887~1936年)留学时期(1902~1911年)的传记材料极为稀缺。因此,我们对他这九年的学习、思想,乃至交游等情形,均知之甚少。2011年12月,笔者赴台北参加“胡适与自由主义:纪念胡适先生120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时,竟觅得丁文江1910年所撰《送嘉定秦君汾东归序》,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广波;;救济丁文江五千元义举的背后[J];百年潮;2006年06期
2 刘焱鸿;;错位中的丁文江[J];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09期
3 欧阳哲生;;《丁文江先生学行录》前言[J];书屋;2008年01期
4 朱圣富;封慧;;丁文江[J];档案与建设;2008年09期
5 张昌华;;天下你我应识君——丁文江这个人[J];江淮文史;2008年06期
6 余世存;;“讲政治”的丁文江[J];新世纪周刊;2007年03期
7 智效民;;丁文江:知识分子关心政治的榜样[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9期
8 魏邦良;;丁文江:“最讲究科学的一个人”[J];民主与科学;2011年01期
9 李兆忠;;从东洋到西洋——丁文江的留学生涯[J];书屋;2008年04期
10 唐博;;地质巨擘丁文江的百变人生[J];地图;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克信;;缅怀丁文江老师——纪念丁文江老师诞辰120周年[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丁海曙;;学习伯父丁文江[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3 徐红燕;;一代宗师丁文江[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于m8;何国琦;;丁文江先生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丁海曙;;学习伯父丁文江[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于m8;何国琦;;丁文江先生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7 丁海曙;;缅怀伯父丁文江[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8 宋广波;;1921~1925年丁文江政治思想论析——以《努力》周报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浦庆余;;拓荒者的光彩——纪念丁文江诞辰120周年[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10 丁海曙;;珍贵的留言 无尽的思念——刘东生院士病重期间为纪念丁文江写给我的两封信[A];纪念刘东生院士[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发改处 邹长安;永留风范在人间[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吴昭谦;丁文江当“上海市长”的前前后后[N];团结报;2000年
3 耿云志;中西道德合璧的结晶品[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宋广波;不该被遗忘的“百科全书式”人物[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谷小水;丁文江这个人[N];光明日报;2006年
6 孙明(北京大学团委);丁文江从何而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宋文佳;寂寞丁文江,斯传应告慰[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赵凡 陈宝国;科学的呼唤[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戴问天;体用贯中学西学 才德兼经师人师[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温庆福;现代徐霞客[N];中国旅游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艳芳;丁文江在中国地质学中的贡献和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秦素菡;美国华侨社会与保皇派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4 陈静熔;《独立评论》的宪政思想[D];重庆大学;2008年
5 闫伟杰;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夏根;丁文江对近代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舒畅;丁文江的科学思想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风华;自由的平台——《努力周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丽娜;丁文江的社会改革思想评析[D];安徽大学;2010年
5 狄丽娜;丁文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谢双双;丁文江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魏万平;为文试论西南夷,,半生走遍滇黔路[D];云南大学;2011年
8 张小雪;中国宪政设计的歧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蔡禹龙;《独立评论》派对20世纪20-30年代共产主义革命的认知[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10 曹丹;清末战争与《清议报》对民族心理创伤的表述[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8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2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