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官方史学述论
发布时间:2017-08-08 08:17
本文关键词:北魏官方史学述论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呈现多途发展趋势,北魏官方史学是这一时期史学流变的重要组成部分。鲜卑部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占据中原之地,引发了民族与政权的双重冲突,为巩固统治宣扬国威,北魏形成了以国史修撰为主体的官方史学,确立了带有民族痕迹的正统史观与相对狭隘的史学功用观。北魏官方史学历经开创、确立、演变与没落四个阶段,史学发展与政权统治密切相关。北魏一朝对史学控制极严,官方史学局限于国史修撰,私家修史成为史家实现史学志趣的选择,填补了官方史学发展的空白。本文即从以上几个层面进行考察,试图较为全面地揭示北魏官方史学的发展历程、特点与问题。
【关键词】:北魏 官方史学 国史修撰 私家修史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092;K23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1
- 第一章 北魏史学发展的背景11-21
- 一、社会背景11-16
- (一) 北魏立国前后社会形态的转变11-13
- (二) 北魏统治者对中原文化的接受与戒备13-16
- 二、文化背景16-21
- (一) 家学、私学与历史知识的传播16-18
- (二) 北魏重史风气的形成18-21
- 第二章 官方历史观与史学观21-30
- 一、正统观念与大一统观念21-24
- (一) 正统观念形成的原因21-23
- (二) 正统观念与大一统观念的确立23-24
- 二、修史以彰功业与求真实录24-30
- (一) 正统史观引发的史学功用观25-27
- (二) 求真实录的撰史原则27-30
- 第三章 官方修史活动30-42
- 一、开创阶段:修撰国史以彰国威30-31
- 二、确立阶段:共参著作到重臣主监31-34
- (一) 太武帝时期的两次修史31-33
- (二) 高允与国史修撰33-34
- 三、演变阶段:制度完善史功未成34-38
- (一) 孝文帝时期史官制度的完善34-35
- (二) 演变阶段的国史修撰35-38
- 四、没落阶段:史权旁落名实不符38-42
- (一) 政局趋于动荡38-39
- (二) 史官腐化39-40
- (三) 官方史学名存实亡40-42
- 第四章 与官方史学相应成趣的私家史学42-52
- 一、对前代历史的总结42-46
- (一) 历史总结意识与官方史学42-44
- (二) 崔鸿与《十六国春秋》44-46
- 二、对当代社会的关注46-52
- (一) 谱学与杂传47-48
- (二) 佛事入史籍48-50
- (三) 民族地域观念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后记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一良;略论南朝北朝史学之异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2 徐中原;;20世纪以来《水经注》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刘波;《洛阳伽蓝记》的学术价值[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05期
4 王萌;;近十年来《水经注》研究综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5 瞿林东;;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与史学特点[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6 李峰;;北朝史学的发展及特质[J];晋阳学刊;2007年03期
7 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8 乔治忠,王秀丽;十六国、北朝政权的史学及其历史意义[J];齐鲁学刊;2004年04期
9 范子烨;论杨圧之及其《洛阳伽蓝记》的创作主旨[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许福谦;“平齐民”与“平齐户”试释[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本文编号:638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3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