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

发布时间:2017-08-08 10:12

  本文关键词: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 历史道路 多样性


【摘要】:"中国历史"是指发生于中国土地上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区域性内涵,不仅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早晚、快慢之分,道路有顺直与曲折之不同,发展水平有高、低之异,不同区域所走过的历史道路也可能会有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中原道路、南方道路、草原道路、高原道路与沙漠一绿洲道路等五条基本的区域性历史发展道路,其社会经济形态、国家形态及其形成演变过程、族群与文化特质诸方面均表现出根本性差别。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区域性差异,根源于各地区生存环境的差别、生存于其间的各种人群的不同,以及不同的人群对其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适应"与"应对"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与方式。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区域 历史道路 多样性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所谓“中国历史”,应当是指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是千百年来生活于其间的各地区人群为了生存与发展、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断“适应”并“改造”其所处的环境,摸索并建立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需求的社会组织与制度,,创造并不断“改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的历史,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J];历史研究;2003年01期

2 李根蟠;卢勋;;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考[J];农业考古;1981年01期

3 陈文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J];农业考古;2005年01期

4 严文明;;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文物;1999年10期

5 鲁西奇;;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朔知;从凌家滩文化看中国文明的起源[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3 孙海洲,孙玮;从地下考古看华夏文明的起源[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4 胡效月;安成邦;;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5 张久瑛;;强力介入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基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人类学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石新中;;论信用概念的历史演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罗运兵;;大甸子遗址中猪的饲养与仪式使用[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8 崔树霖;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刘军社;;黄河流域史前粟作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宝鸡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10 高强;田延峰;;姜炎文化与粟作文化[J];宝鸡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堪;;关于对“印度”等译名的考辩和研究——纪念师觉月教授逝世五十周年[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王永生;;“高昌吉利”钱币考——兼论隋、唐之际高昌地区的文化融合[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3 王其格;;浅论北方草原民族的图腾信仰[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4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汤惠生;;神话中之昆仑山考述——昆仑山神话与萨满教宇宙观[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康保成;;禅宗仪式与戏剧形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赵莉;;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贤愚经》故事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8 霍旭初;;龟兹石窟“佛受九罪报”壁画及相关问题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9 周吉;;保护传承库车版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刻不容缓[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王中江;;进化主义与中国近代的保守、渐进与激进[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宝军;电子文献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7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8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10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芳;《儿女英雄传》亲属称谓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徐伟;从“棚民”到“归德”[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振兴;大瑶山盘瑶木薯酒工艺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正华;手·火·语言—元工具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晟;《色叶字类抄》汉字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廖韧;乐的起源及虞夏时期的乐[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李仁君;论孝的起源、形成与发展[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8 周艺;广西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杨丽芳;怀尔弗里德·范·丹姆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容观■;文化传播与传播论派──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3 陈文华;农业起源的神话传说[J];农业考古;1999年01期

4 刘志伟;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J];清史研究;1999年02期

5 鲁西奇;;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经济带及其变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鲁西奇;董勤;;南方山区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空间展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虹霁;;汉文化形成时期的多样性与区域性特点——以汉代历史文献为中心的考察[J];南都学坛;2009年04期

2 王铁;;论欠发达地区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选择[J];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04期

3 杜书瀛;;审美价值的生产[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文凤;;英语习语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多维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4期

5 关少领;;俄语教学的多样化[J];民营科技;2009年01期

6 陕劲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统一——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系列之二[J];沧桑;2009年01期

7 董铁柱;;论八股文文体的内在多样性——从爱拉斯谟的人文主义理论出发[J];文史哲;2009年02期

8 卢致文;;钮扣文化初探[J];大舞台;2010年11期

9 钟地红;梁洁;;语类识别多样性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苏金玲;;浅谈《离骚》的象征手法[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晔;樊有赋;彭琴;方亮;;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研究初报[A];第二届菌物教学科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贺善安;张佐双;;植物园的基本性质与多样性[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詹寿发;甘金莲;樊有赋;彭琴;陈晔;;凤尾蕨内生真菌的研究Ⅰ——菌种分离及其分类鉴定[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倩;洪葵;;海洋细菌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A];2005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代艳;李桂贞;邓波;杨富裕;;草地生态系统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冯春时;丛爽;;遗传编程中一种改进的GROW算法及其对多样性的改善[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吕舟;;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看意大利建筑的多样性[A];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C];2000年

8 朱明旗;边洋;苏静;;中国粗榧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勇;丁万隆;;我国中药资源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姜红霞;汤晓荣;;半叶紫菜华北变种生活史多样性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植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学术报告及研究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西奇 厦门大学历史系;区域多样性与中国历史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在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N];长江日报;2007年

3 记者 宋乃裕 蔡海芬 通讯员 张小华;走科学发展道路[N];民营经济报;2007年

4 郭小伟;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提高企业效益[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江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加快跨越发展步伐[N];无锡日报;2008年

6 记者 商海军;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 为建设小康黑河和谐黑河做贡献[N];黑河日报;2008年

7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康;加强人大监督 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N];北海日报;2008年

8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 顾钰民;为什么说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N];解放日报;2009年

9 ;走生产发展、生态恢复、生活改善的科学发展道路[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10 记者刘金桥;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有衡水特色的又好又快发展道路[N];衡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峰;刺槐、黄檀、合欢根瘤菌的多相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2 韩素贞;用多相分类确定分离自菜豆、杭子梢和决明的根瘤菌的分类地位[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3 刘威生;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主要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丁滢颍;基于个性的多机器人协作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风芹;合欢、金合欢和银合欢根瘤菌多相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陈卫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骆驼刺、黄芪及外来物种—刺槐根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海明;麻黄属的化石记录及早期多样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8 李孟军;小麦耐盐相关基因HKT克隆及多样性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王保红;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人体代谢相关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王桂芝;中国华北地区东方蜜蜂多样性及其分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徐君怡;繁茂膜海绵相关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凌宏志;沤麻微生物多样性及果胶酶产生菌酶学基础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付琳琳;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泡菜中乳酸菌的多样性[D];南昌大学;2005年

5 朱佳毅;试论中国和平共处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践[D];外交学院;2008年

6 马东亮;女性主义政治思想流派纷呈原因初探[D];河南大学;2005年

7 卢文娟;论威廉斯诗歌艺术的多面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麦麦提;我国生物多样性立法现状及其完善[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9 耿姗姗;论造型艺术审美观照的多样性与艺境创构[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10 边巴多吉;西藏米拉山区藏药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9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39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8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