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陈留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6:10
本文关键词:两汉陈留郡研究
【摘要】:两汉时期分封与郡县并存,作为两汉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郡,是两汉地方行政的最高权力机关,与两汉的兴衰、治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文以两汉陈留郡为研究对象,发掘史料,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尽可能的还原陈留郡的历史面貌,揭示其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第一部分,分两小节阐述两汉陈留郡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第一小节,概括两汉陈留郡的历史地理沿革、行政区划变化等基本情况,界定两汉陈留郡的具体地域范围。第二小节,,从任职陈留郡郡、县官吏入手,探究地方政府管理、官吏人事任用与中央的关系,以及地方官吏对陈留郡做出的贡献等问题。 第二部分,分三小节研究对象为两汉陈留郡的社会经济状况。第一小节,从两汉陈留郡土地面积、户口状况和农业技术与耕作制度来探究耕作农业的发展。第二小节,从陈留郡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来进一步说明两汉陈留郡经济发展脉络。第三小节,以发生在陈留郡的自然灾害为内容,探讨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灾后中央与地方政府救灾、赈灾措施。 第三部分,分两小节探究两汉陈留郡思想文化的发展。第一小节,从中央的政(诏)令,及仕人的师从关系来方反映陈留郡的教育发展状况。第二小节,以涉及陈留郡的饱学之士在政治和学术方面产生的影响来展开论述。借此探讨陈留郡仕人对其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及在陈留郡思想文化在整个中原地区的地位。
【关键词】:两汉 陈留郡 政区沿革 社会经济 思想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34
【目录】:
- 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绪论8-16
- 一、 选题意义8
- 二、 国内研究现状8-15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15-16
- 一、 两汉陈留郡的行政区划16-43
- (一) 两汉陈留郡行政区划沿革16-23
- (二) 两汉陈留郡郡县官员统计23-43
- 1 、郡级官吏设置23-25
- 2 、陈留郡郡级官吏统计分析25-33
- 3 、县级官吏设置33-35
- 4 、陈留郡县级官吏统计分析35-43
- 二、 两汉陈留郡的社会经济43-65
- (一) 两汉陈留郡农业43-53
- 1 、农业技术与耕作制度44-50
- 2 、陈留郡土地面积、人口状况估算50-53
- (二) 两汉陈留郡的工商业53-57
- 1 、手工业53-55
- 2 、商业55-57
- (三) 两汉陈留郡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措施57-65
- 1 、自然灾害主要类型及其危害57-61
- 2 、灾后救济61-65
- 三 两汉陈留郡的思想文化65-76
- (一) 陈留郡教育65-67
- (二) 陈留郡士人及学术文化67-76
- 结语76-78
- 参考文献78-81
- 附录81-95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95-96
- 致谢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贵,徐绯斐;汉代商业资本在农业、工矿业和贳贷业的经营情况[J];商业研究;2004年08期
2 郭炳洁;;论汉代私学教育对社会的影响[J];东南文化;2008年06期
3 陈玉琼;高建国;;中国历史上死亡一万人以上的重大气候灾害的时间特征[J];大自然探索;1984年04期
4 周长山;;汉代地方长吏任期考辩——以郡国守相为中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李峰;;汉代河内郡农业状况初论[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6 温乐平;汉代自然灾害与政府的救灾举措[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后晓荣;;秦河东郡置县考[J];晋阳学刊;2008年04期
8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年01期
9 范正娥;;论两汉太学与郡国学、私学之关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10 刘兴林;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643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4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