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代河北地区的煤矿业

发布时间:2017-08-09 07:01

  本文关键词:清代河北地区的煤矿业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河北地区 煤矿业


【摘要】: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南北方都有煤炭产出,其中河北地区大规模的煤炭开采是在清代以后才展开的,通过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下半叶两百年的发展,不仅规模、产量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而且时人对煤矿的管理、经营也提高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当时传统采煤业的杰出代表。清代河北地区煤矿业的发展,在中国传统煤矿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全面了解清代传统煤矿业在河北地区的发展并对其研究可以方便我们更好地探究清代直至整个传统社会的煤矿业发展状况。 本文考察清顺治到光绪初年河北地区的煤矿业,通过对清代河北地区煤矿业史料进行梳理,分类辨析,,形成对清代河北地区分布、开采,国家对煤矿的开发、行销与管理政策,煤炭的经营与市场行销等问题的初步认识。文章分为三部分,结构如下: 第一章介绍清代河北地区煤矿的分布与开采,是全文的基础部分。此章分三节:时人对煤炭的认识、煤矿开采地区的分布和煤炭开采技术。其中煤矿开采地区的分布一节,将以表格的形式直观清晰地呈现清代河北地区主要产煤府州县采煤点的分布。第二章是本文的重心所在,分煤矿开发政策和煤炭行销政策两部分展开。首先阐明乾隆之前的时代是以禁矿及严查政策为主的,乾隆五年之后“招商开采”政策渐行,“给票”成为煤矿开采中的重要制度;其次论说在煤炭运销过程中煤课征银与政府的蠲免措施。第三章主要考察清代河北地区煤炭的市场行销状况:煤炭的运输,煤炭基本流向、价格以及煤炭与时人关系等,以期形成对河北地区煤矿业的整体认知。 本文结论认为:河北地区的煤矿业在清代得到开发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开采规模、煤炭产量、煤矿经营以及政府对煤矿的产、运、销管理都日臻完善,达到了传统煤矿业开发的最高水准,甚至在引进西方的新式采煤业技术后依然要利用土法采煤方法的可取之处来降低成本,因此可以把河北地区煤矿业的发展视作清代传统煤矿业开发的典范。
【关键词】:清代 河北地区 煤矿业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9;F4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引言8-17
  • (一) 研究现状8-13
  • (二) 研究对象及目的13-14
  • (三) 主要文献14-15
  • (四) 研究方法与本文结构15-17
  • 一、 清代河北地区煤矿的分布与开采17-26
  • (一) 清人对煤炭的认识17-19
  • (二) 煤矿开采地区的分布19-23
  • (三) 煤炭开采技术及不足23-26
  • 二、 清针对河北地区煤矿开发、行销的政策26-40
  • (一) 煤矿开发政策26-36
  • 1、 清代河北地区煤政之大要26-29
  • 2、 “给票”制度与“照”、“票”、“贴”29-36
  • (二) 煤炭行销政策36-40
  • 1、 煤课征银36-37
  • 2、 蠲免措施37-40
  • 三、 清代河北地区煤矿的经营与市场行销40-52
  • (一) 煤矿的生产经营40-42
  • (二) 煤炭的运输42-44
  • (三) 基本流向及价格44-48
  • (四) 煤炭产销与民生之关系48-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仲均;中国古代用煤历史的几个问题考辨[J];地球科学;1987年06期

2 王琴希;;中国古代的用煤[J];化学通报;1955年11期

3 吴晓煜;;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上)[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吴晓煜;;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吴晓煜;;中国古代煤矿史的基本脉络和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吴晓煜;;试论清代的民办煤业政策[J];煤炭经济研究;1985年09期

7 吴晓煜;前人谈煤矿安全[J];煤炭企业管理;2002年01期

8 吴晓煜;乾隆年间的私开封禁煤窑案[J];煤炭企业管理;2002年02期

9 吴晓煜;古代煤窑的排水方法[J];煤炭企业管理;2002年10期

10 吴晓煜;清代的煤窑出租[J];煤炭企业管理;2002年11期



本文编号:643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43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