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北宋靖康年间勤王部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23:02

  本文关键词:北宋靖康年间勤王部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北宋 靖康年间 勤王部队


【摘要】:金军分别在北宋宣和七年(1125)十月和靖康元年(1126)八月两次大规模南下攻宋,宋廷在京师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颁布命令召天下兵勤王。勤王命令的传递主要是采用派遣专使急递传递和招募敢勇持蜡书间道传递的方式。接到勤王命令后,各路纷纷组织勤王部队向京师进发。勤王部队中有相当一部分无心勤王,尤其是手握重兵的统帅大多态度消极,同时,也有一些勤王部队慷慨赴难,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可贵精神。靖康年间的勤王部队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能够有效指挥调动全军的统率机构,诸多勤王部队行动不一,各自为谋。在后勤保障方面,勤王部队的军需来源主要通过劝民捐助、籴买民谷、搜刮民财、印卖盐钞等手段获得。后勤供应的主要方式是征调民夫随军自带和沿途所过州县供应。后勤保障总体上的缺失影响了部队的作战士气。在金军第一次攻宋时,宋廷动员起来的勤王部队的总兵力在五十万以上,到达京师的也有二十余万人。金军第二次攻宋时,勤王部队的总兵力虽约有一百万之多,但只有三万八千勤王兵成功到达京师。勤王部队中临时招募的普通百姓占了很大比例,军纪普遍涣散、败坏,赏罚不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勤王部队的作战能力整体上十分低下,多次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被金军打得惨败。勤王行动失败后,大部分勤王兵被遣返,还有相当数量的勤王兵散为盗贼,没有被遣返的勤王部队则奠定了南宋军队最初的班底。勤王行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北宋末年军政败坏、宋廷对金奉行妥协投降的错误方针以及勤王部队缺少有效的统率机构。
【关键词】:北宋 靖康年间 勤王部队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一、概念的解释及勤王的渊源10-12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12-13
  • 三、选题意义13-14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4-16
  • 第一章 勤王命令的颁布与勤王部队的进发16-30
  • 一、勤王命令的颁布16-19
  • 二、勤王命令的传递方式19-21
  • (一) 遣专使急递传递19-20
  • (二) 持蜡书间道传递20-21
  • 三、勤王部队的进发21-25
  • (一) 金军第一次攻宋时勤王部队的进发21-23
  • (二) 金军第二次攻宋时勤王部队的进发23-25
  • 四、勤王部队的态度25-30
  • (一) 积极勤王25-27
  • (二) 消极勤王27-30
  • 第二章 勤王部队的统率机构与后勤保障30-46
  • 一、勤王部队的统率机构30-38
  • (一) 京畿、河北、河东宣抚使司30-32
  • (二) 河北、河东宣抚使司32-33
  • (三) 四道都总管司33-35
  • (四) 陕西五路制置使司35
  • (五) 江浙、福建经制使司35-36
  • (六) 陕西五路宣抚使司36
  • (七) 河北兵马大元帅府36-38
  • 二、勤王部队的后勤保障38-46
  • (一) 勤王部队的军需来源39-41
  • (二) 后勤供应的组织者41
  • (三) 后勤供应的主要方式41-43
  • (四) 勤王部队的医疗救护43
  • (五) 后勤保障对战事的影响43-46
  • 第三章 勤王部队的总兵力与作战能力46-64
  • 一、勤王部队的总兵力46-49
  • (一) 勤王部队第一次入援时的总兵力46-47
  • (二) 勤王部队第二次入援时的总兵力47-49
  • 二、勤王部队的人员组成49-52
  • (一) 乡兵49
  • (二) 僧人49-50
  • (三) 受招安的盗贼50
  • (四) 临时招募的百姓50-52
  • 三、勤王部队的军纪52-54
  • (一) 军纪整肃52
  • (二) 军纪涣散、败坏52-54
  • 四、勤王部队的奖惩54-59
  • (一) 对勤王将士的奖励情况54-56
  • (二) 对勤王将士的惩处情况56-59
  • 五、勤王部队的作战能力59-64
  • (一) 整体表现极其低下59-61
  • (二) 个别部队作战能力较强61-64
  • 第四章 勤王部队的人员去向与失败原因64-72
  • 一、勤王部队的人员去向64-66
  • (一) 被遣返回原地64
  • (二) 逃跑64-65
  • (三) 散为盗贼65
  • (四) 奠定了南宋军队的基础65-66
  • 二、勤王行动的失败原因66-72
  • (一) 军政败坏66-68
  • (二) 妥协投降68-70
  • (三) 缺少有效的统率机构70-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7
  • 一、古籍文献74-76
  • 二、今人论著76-77
  • (一) 著作76
  • (二) 论文76-77
  • 后记77-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瑞青;从《勾集R劇房慈朐骶拿薣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2 汪廷奎;宋代广东的两次勤王[J];广东史志;1994年03期

3 汪廷奎;熊飞勤王抗元考[J];广东史志;1995年03期

4 周国平;文天祥勤王幕府述论[J];河北学刊;2003年01期

5 程民生;;宋代兵力部署考察[J];史学集刊;2009年05期

6 程明生;;宋代军队数量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5期

7 李华瑞;宋金太原之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本文编号:675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75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