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防灾问题试探
本文关键词:古代中国的防灾问题试探
更多相关文章: 预防灾害 以农为本 积储备荒 兴修水利 环境保护 崇尚节俭
【摘要】:古代中国人在与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事前预防对于抗灾减灾的重要意义,并且采取了大量可行的措施,制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法规。古人预防灾害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农为本的思想;二是积储备荒的思想;三是重视水利的思想;四是崇尚节俭的思想;五是环境保护的思想。而古人为了贯彻"重在预防"的理念,又在发展农业、扩大仓储、兴修水利、保护环境等方面制定颁行了大量的法规,对预防灾害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应该说,中国古代社会发达的农业文明与上述观念和制度的作用是有密切关系的,其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预防灾害 以农为本 积储备荒 兴修水利 环境保护 崇尚节俭
【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国家预防灾害法治保障研究”(项目编号:CLS(2012)D135)
【分类号】:K207;X4
【正文快照】: 所谓“灾害”,是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因素所导致的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祸害,包括“天灾”与“人祸”两个方面。澳大利亚学者W·尼克·卡特指出:“灾害是突发的或逐渐积累的自然或人为事件。它的侵害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受影响的社会必须对它采取专门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聿信;;《聊斋志异》与杂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陈春勤;;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内容与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5 陈怀玉;;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士人出处观念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孙勇才;;内在理路:从尊德性到道问学——余英时与清代学术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7 郑韬;;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董建国;;百花情结入诗来——唐代的嗜花风尚及其对诗歌的影响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孙浩然;道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周艳波;岳五九;胡作法;;元稹制诰文简论——兼谈元白与中唐古文运动之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张晓辉;;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发展进程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苏黎;陈凡;;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之自然观[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朱燕秋;;中西方悼亡诗的美学比较[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马作武;马腾;;春秋决狱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8 周芳芳;于华;高伟;;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影响[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9 张鸣;;西方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兼论温州慈善事业的促进[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丁原明;;从《东方伦理道德》看当代韩国儒学的走势[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yN;北宋亭台楼阁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域铖;宋诗对白居易诗的受容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胤;元代江西地区灾荒和赈恤资料汇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宏亮;唐律未成年人犯罪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徐卫兵;我国如实供述义务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以农为本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搞好综合服务提高经济效益[J];中国土特产;1995年05期
2 张兴涛;钟天明;;以农为本 管理创新 海通集团拓出新局面[J];新农村;2001年08期
3 ;数字[J];环境教育;2011年02期
4 王启光;以农为本多种手段求发展——钙镁磷肥现状及前景的分析[J];中国农资;2005年06期
5 卢跃刚;;一个水利会议何以惊动八个常委[J];中国减灾;2011年19期
6 王化云;;为兴修水利、保持水土而斗争——在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南五省(自治区)青年造林大会上的报告[J];新黄河;1956年04期
7 刘华;元代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探幽[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廷沛;;在实验室制低标号水泥[J];化学通报;1958年08期
9 苏继光;;发挥群众的无穷创造力,大量生产和使用无熟料水泥[J];中国建材;1958年11期
10 陆振达;;从水源开发到滴水归田[J];前线;196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辉;孟桂英;;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现代化——兼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乡村教育改革的启示[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赵林凤;;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促进农业中专健康发展[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郑二红;盛邦跃;;试析徐光启的荒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李令福;;关中有个彭城堰,,徐州刘君美名传——唐朝刘仁师高陵兴修水利记[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欧阳佳妮;;构建湖北新农村“以农为本”的生态工业格局[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林俊;;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与发展策略[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邓福军;李萍;陈铀;;低产棉田的障碍因素及改良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犁人;;城市节俗变迁的文化学考察[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聂东阁;田福辰;;以环境保护为已任 携手共创美好明天[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10 ;前言[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茂林;朗县 大力兴修水利 造福一方百姓[N];林芝报;2009年
2 记者 江洪作;蒙塘群众兴修水利热情高[N];钦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泽远 通讯员 华小亚 张效强;中牟:兴修水利润民心[N];河南日报;2009年
4 记者 白崇禄 王永风;兴修水利 服务“三农”[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5 黄梅县水利局局长 陶善新;披风沐雨抓建设 兴修水利保安澜[N];黄冈日报;2009年
6 杨学芳 记者 刘小波;合江县 兴修水利13年投资30亿[N];泸州日报;2009年
7 特约记者 程荣东 通讯员 蒋银平 黄海滨;安陆兴修水利起高潮[N];孝感日报;2010年
8 记者 顾意亮;民建上海市委建议 “十二五”规划应重视兴修水利[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记者 周建设 通讯员 许健;宿州斥资两亿元兴修水利[N];安徽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扶建邦 林德斌 区嘉蔚;清淤渠道171公里[N];北海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本军;震动与回响[D];云南大学;1999年
2 洪尚郁;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周俊敏;《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一胜;金衢地区经济史研究:960—1949[D];浙江大学;2004年
5 王小波;左宗棠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华超;《齐民要术》生态农学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帅磊;农桑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旎;宋朝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宏谋;贵霜帝国及其与两汉的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杨帆;水权与地方社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艾平;1949—1965年河南农田水利评析[D];河南大学;2007年
7 刘继青;陕甘宁边区发展乡村经济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8 刘小生;唐代江南西道水路安全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恺瑞;清至民国时期晋北的水利与环境[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美霞;当代台湾文学中的东北地域文化影像[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93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9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