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兼具开放性与超稳定的阅读系统。文章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阅读特征:从阅读的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以儒家经典为主要阅读对象;强烈的实用主义阅读色彩;口语阅读和文字阅读系统的对立。并在论文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阅读史,就是一部建立于文字与文献基础上的阅读史,是一部"士"们的阅读史,是一个以知识精英为主体的阅读历程的记录。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关键词】: 古代阅读 阅读模式 口语阅读 传统阅读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阅读作为人们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技能,与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从有文字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措施和建立于丰富文献基础上的阅读传统,尤其是隋唐以来坚持以“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为原则的科举制度的建立,为广大中小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良至;曝书会——藏书文化活动之一[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琛;;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2 鲍恒;词体与词体学略论——词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郑韬;;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方胜;罗芳芳;;“九华四俊”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王艳;;北宋汴渠水利工程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赵亮;;清前中期的农林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8 赵亮;;18世纪中国的生态政策与生态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9 程建虎;;浅议齐梁应制咏物诗[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胡东宽;;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2 梁青;;《新撰万叶集》中和歌与汉诗的对应——以主题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平;;略述中唐名将田神功之事迹[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李金善;;屈原作品的修身内涵及其文化意义——兼论屈原与儒家修身观念的异同[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黄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形象”[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付长珍;;从“还乡”到“疏离”——现代性视阈中的当代知识分子与农村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栾成显;;洪武丈量考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8 栾成显;;明代人口统计与黄册制度的几个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9 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付长珍;;变幻的视域——三农问题映射下的城市知识分子精神生态透视[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6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符继成;走向南宋:“贺周”词与北宋后期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国军;抗战后自由主义者的教育主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张艳;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学伟,段士卫;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探析[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何广惠;论语域分析与控制性阅读模式[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曹辉;任爱珍;梁丹一;;元认知策略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孙博;;专业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3期
5 王慧晶;栗霞;;“阅读是一种心理猜测的游戏”引发的启示(英文)[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高佑梅;T.R.I.阅读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外语界;1996年03期
7 易千红;英语阅读理论与模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1期
8 谢继春;;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J];科技资讯;2008年30期
9 邓小华;;I.R.T.阅读模式理论与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6期
10 袁成平;;阅读策略在特长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单桂;;运用阅读模式,提高阅读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韦单桂;;运用阅读模式,提高阅读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3 赵芬;;数字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4 郑君平;;传统阅读与数字化阅读渐变中的图书馆服务[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范敬民;;基于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彭启英;;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卢蓉;;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8 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9 田胜立;;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要求[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10 田胜立;;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规范和人才的要求[A];图书编辑规程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浩月;“世界读书日”:你是谁?[N];深圳商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史晓菲;传统阅读遭遇网络“蚕食”[N];消费日报;2006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王淮林;网络阅读会取代传统阅读吗?[N];深圳商报;2006年
4 李晋悦;读网与读书双赢共存[N];中华新闻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郑立华;有声读物抢占传统阅读市场[N];中国商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章红雨;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冲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陈熙涵;新媒体带来挑战网络与传统阅读如何共存[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吕路阳;福州适龄人口读书率逾90%[N];福州日报;2006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王莹;谁说阅读一定得是印刷载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晋悦;读网杀死读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宗宏;形式和内容图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文本理解的交互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朱仁敬;汉语纯失读患者的隐性阅读[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妮;数字化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魏静静;交互阅读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芷涵;数字时代传统阅读的现代使命[D];安徽大学;2010年
4 欧玲;布达佩斯国际中学中匈学生英语阅读模式的比较[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莉;动态语境分析阅读模式的一项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武静丽;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保红;交互阅读模式下的高中英语阅读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8 王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王蓓;衔接与阅读模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独立学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林美卿;图式理论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5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7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