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3:11

  本文关键词: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黑河流域 西夏、元时期 水土资源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摘要】:文章认为,西夏时期黑河流域的农业人口大约在12万左右,绿洲面积约3.80×104hm2;元代的人口较之西夏减少了许多,大约在5万人左右,绿洲面积同时减少到约3.19×104hm2。当然,由于西夏、元时期关于粮食生产数据偏少,人口数据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估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夏元时期垦殖绿洲主要集中在中游张掖南部、下游的居延地区等地。 同时,由于夏元时期黑河流域境内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混合杂居,所以,流域内的经济结构也是农牧结合式的。 水利兴修方面,历史资料记载稀缺,黑水城文书的发现为我们探讨元代亦集乃路的水渠兴修提供了可能,文章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利用黑水城文书探讨了元代亦集乃路的水渠兴修情况。同时,我们还将涉及水渠保护管理的24件西夏文法典翻译作为附录。而黑河中游的水利兴修情况,因资料的缺乏,我们知之甚少。 关于夏元时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驱动因素,文章从自然和人文两个因素加以考虑。自然因素主要论述了气候变化、河流改道、地质地貌与风沙活动、自然灾害等。而人文因素则主要指政治军事形势、水利管理、人口结构与耕作方式、政府政策、生产技术与工具等。在自然和人文因素中,我们认为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变化起主导作用,而人类活动是不可或缺的驱动因素。
【关键词】:黑河流域 西夏、元时期 水土资源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967;K247;K246.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20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8-11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9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19-20
  • 第二章 黑河流域自然与人文环境概述20-31
  • 第一节 黑河流域自然环境概述20-23
  • 第二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概述23-28
  • 第三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人口蠡测28-31
  • 第三章 西夏时期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31-40
  • 第一节 汉唐黑河流域绿洲开发简况31-32
  • 第二节 西夏时期黑河流域古遗址分布32-34
  • 第三节 西夏时期黑河流域的水利建设34-35
  • 第四节 西夏时期黑河流域土地利用情况35-38
  • 第五节 西夏时期黑河流域的畜牧业38-40
  • 第四章 元代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40-54
  • 第一节 元代黑河流域古遗址分布40-42
  • 第二节 元代黑河流域的水利建设42-47
  • 第三节 元代黑河流域土地利用情况47-50
  • 第四节 元代黑河流域的畜牧业50-52
  • 第五节 明清以来黑河流域绿洲开发简况52-54
  • 第五章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因素54-64
  • 第一节 气候变化54-57
  • 第二节 河流改道57-60
  • 第三节 地质地貌与风沙活动60-61
  • 第四节 自然灾害61-64
  • 第六章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人文因素64-75
  • 第一节 西夏、元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64-65
  • 第二节 水利与农业管理65-67
  • 第三节 居民结构与生产方式67-68
  • 第四节 农业政策68-72
  • 第五节 生产技术与工具72-75
  • 第七章 结语75-77
  • 附录77-94
  • 附录1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77-86
  • 附录2 额济纳旗西夏时期古遗址统计表86-89
  • 附录3 额济纳旗元代古遗址统计表89-92
  • 附录4 西夏、元时期张掖境内文物情况统计表92-93
  • 附录5 黑河流域古遗址考察路线及古遗址分布图93-94
  • 参考文献94-100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00-101
  • 致谢101-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兴成,程国栋,陈发虎,勾晓华;祁连山中部公元904年以来树木年轮记录的旱涝变化[J];冰川冻土;2003年05期

2 王录仓,程国栋,赵雪雁;内陆河流域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与机制——以黑河流域为例[J];冰川冻土;2005年04期

3 肖生春;肖洪浪;;两千年来黑河流域水资源平衡估算与下游水环境演变驱动分析[J];冰川冻土;2008年05期

4 李蔚;再论元代西北屯田的几个问题[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5 李艳;谢继忠;;从黑城文书看元代亦集乃路的水利管理和纠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6 刘少玉;张光辉;张翠云;周晓妮;;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郭军;;元代河西地区屯牧述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1期

8 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10 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J];地理学报;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弘毅;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兴成;河西走廊地区民族变迁与生态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01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01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a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