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学体制的构建、推行与唐宋地方的释奠礼仪
本文关键词:庙学体制的构建、推行与唐宋地方的释奠礼仪
【摘要】:地方释奠礼仪的遵行与庙学体制直接联系在一起。唐宋时期,在释奠仪制日趋规范、完备的同时,随着庙学体制的构建和全面推行,释奠礼仪逐渐遵行于州县地方,其所代表的儒学道统、官方礼仪教化观念也开始广泛传播于基层社会民众中间。但是,这一过程却并非没有波折、变态,其中存在着唐末学废庙存而释奠不断、北宋初徒事庙释奠而无学、及北宋中期即庙建学遵行释奠等阶段。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唐宋史研究所;
【关键词】: 唐宋 庙学 释奠 官学 教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ZD13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M530968)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92.9
【正文快照】: 在中国传统祭祀礼制体系中,释奠礼是一项特殊的礼仪,是专指于学校设置酒食祭奠先圣先师的仪式。其源于先秦,沿至明清,在古代中国延续千余年之久,甚至在当今依然有一定的影响。而纵观释奠礼仪的发展演变过程,唐宋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正是在唐宋时期,释奠礼仪纳入官方礼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溢;;唐代孔庙释奠礼仪新探——以其功能和类别归属的讨论为中心[J];史学月刊;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岳敏;;唐代古文运动的家学渊源及师承关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易龙;;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内在理路——与焦长权先生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3 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及其转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龚连英;;林纾的“道统”观及典型个案分析[J];长城;2011年12期
5 田志馥;;近二十年孔庙研究成果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龙国庆;;细品韩柳话民本——韩愈、柳宗元民本意识之比较[J];船山学刊;2010年01期
7 苗露;金生杨;;陈祥道《论语全解》的解经特色[J];船山学刊;2012年02期
8 晁成林;;在融汇中走向疏离——闽文学史建构中的域性特质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9 许外芳;;略谈苏轼“辞达”说的学术背景[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1期
10 朱叶楠;;《朱子语类》“思想火花说”新证——试论韩愈、李翱哲学思想的先后关系[J];船山学刊;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立;;古代越南儒学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王悦;;梁漱溟与新儒家乡治论传统[A];第九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孙盈政;唐代后期的尚书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魏娜;中唐诗歌新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咸晓婷;中唐儒学变革与古文运动嬗递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徐俊;信仰播撒与权力博弈[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殷慧;朱熹礼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邰三亲;唐代河东裴氏与文学[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慕景强;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杰;东亚和西欧的“同文”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贺艳敏;论辛弃疾对《庄子》的接受[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琳;明清时期临川士绅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11年
4 宋妍霖;陶弼诗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培文;论美国汉学界的韩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万强;王安石的“性论”[D];兰州大学;2011年
7 赵贺民;王安石人性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星海;唐宋富人社会流动与资财流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晓春;吴筠的修道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姜振华;越南阮朝科举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荣新江,史睿;俄藏敦煌写本《唐令》残卷(Дx.3558)考释[J];敦煌学辑刊;1999年01期
2 胡新生;;乡饮酒礼与食犬风俗——《仪礼》酒会用牲制度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渊源[J];文史哲;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朝明;;礼制“损益”与“百世可知”——孔庙释奠礼仪时代性问题省察[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霍红伟;;清代地方官学与礼仪[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盖金伟;孙钰华;;论“释奠礼”与唐代文化权威的构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高慧斌;;南北朝侍从讲读制度的发展与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7期
5 白雪松;;浅谈《大唐开元礼》中的释奠礼[J];理论界;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喜宁;孔庙祭祀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月珊;近世日本的孔子祭礼[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2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0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