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金代后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5:53

  本文关键词:金代后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代 后妃 皇后 礼仪 参政


【摘要】:处于统治阶层的后妃女性历来都是古代妇女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史书中很少记载平民女性的生活事迹,而大多是贵族女性特别是后妃女性的详细生平,故而后妃群体成为妇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身处政治权力之旁的后妃女性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会对当时的朝政、社会的发展甚至历史的走向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后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金代后妃群体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中的上层女性,在女真统治者推行汉化的同时也经历了自己的改变:在后宫建制方面从无到有,在形象上也逐渐向中原传统女性形象转变。金代后妃在政治作为以及参政力度上远远小于同时代的宋朝后妃。本文在前人所研究的学术成果基础之上,对金代后妃这一整体尤其是皇后方面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力求有所创新。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共七章)对金代后妃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即文章中的第一、二章,对金代及以前的后妃制度进行一定的梳理。“皇后”作为后宫之中最高地位女性的代名词开始于秦朝,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在皇后之下,有不同等级的嫔妃协助皇后一同管理后宫事务,执掌妇教同时为皇帝增加子嗣。而金代在建国初期还未设置“皇后”及各个妃号,自熙宗开始后宫诸项制度逐渐发展成熟直至完备。 第二部分即文章的第三章,主要对金代后妃之间的礼仪尊卑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金代后宫礼仪制度中关于皇后与嫔妃在位号、服饰、车舆等各方面的差别在金熙宗时形成确立起来,既突出了皇后的尊贵地位,又保证了后宫运作的平稳进行。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四、第五章。此部分内容主要对金代帝后之间的世婚制与金代皇后的出身,金代后妃的教育以及对政治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金代统治者对于皇后人选极为看重的一点就是其门第出身,实行“世婚制”。并且由于统治者大力提倡中原文化,宫廷女性的文学素养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儒家礼教文化和汉族妇女观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改变了金代后妃的思想观念。金代皇后即使身处政治权力核心之旁,却离国家的朝政事务越来越远,与同时期的宋代后妃相差较远。 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六、第七章,会对金代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九位皇后及嫔妃逐个进行梳理,如景祖昭肃皇后唐括氏,世宗皇后乌林答氏,章宗元妃李氏等,由这些后妃的生平事迹来体现前文所述的关于后妃个人素养以及参政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笔者希望通过堆以上各个方面的详细阐述与比较研究,再现金代后妃群体的形象以及她们自身对金代历史的发展所起到的影响。
【关键词】:金代 后妃 皇后 礼仪 参政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6.4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绪言12-22
  • 一 金代以前的后妃制度22-27
  • (一) 秦汉时期的后宫建制22-24
  • (二) 隋唐宋时期的后宫建制24-27
  • 二 金代后妃制度的创立和发展27-34
  • (一) 金代后妃群体的初现27-28
  • (二) 金代后妃制度的建立28-29
  • (三) 金代后妃制度的发展29-32
  • (四) 金代后妃制度的衰落32-34
  • 三 金代后妃的礼仪制度34-43
  • (一) 皇后被“神化”34-35
  • (二) 金代后妃的上下区别35-43
  • 1 皇后册立礼与皇后恭谢礼36-37
  • 2 皇后宫内官署37-38
  • 3 后妃的车舆冠服区别38-41
  • 4 嫡长子继承制度与其他区别41-43
  • 四 世婚制与金代皇后的出身43-47
  • 五 金代后妃的教育与参政47-54
  • (一) 后妃教育47-49
  • (二) 后妃的参政力度与形象49-51
  • (三) 金代后妃参政力度降低的原因51-54
  • 六 金代后妃的个案研究(上)54-64
  • (一) 景祖昭肃皇后唐括氏54-55
  • (二) 睿宗贞懿皇后李氏55-57
  • (三) 世宗皇后乌林答氏57-61
  • (四) 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61-64
  • 七 金代后妃的个案研究(下)64-77
  • (五) 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64-67
  • (六) 章宗元妃李氏67-72
  • (七) 宣宗皇后王氏72-75
  • 1 皇后王氏72-74
  • 2 明惠皇后74-75
  • (八) 哀宗皇后徒单氏75-77
  • 八 结语77-78
  • 参考文献78-81
  • 致谢81-82
  • 附件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恩虎;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后妃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邓荣臻;;金代女真族“妻后母”说考辨——兼论女真族宗族接续婚[J];北方文物;1990年01期

3 夏宇旭;;论金代女真人与契丹人的婚姻关系[J];北方文物;2008年02期

4 董四礼;;金朝后妃制度初探[J];黑龙江档案;2006年02期

5 李玉君;;金代皇族婚姻述论[J];东北史地;2009年06期

6 刘正萍;;试论中国古代后妃参政的内在动因[J];大众文艺;2010年18期

7 蔡锋;对古代皇宫贵族女性文化教育的考察[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3期

8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不危政原因浅析[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9 赵湘萍;;萨满教在金代社会中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1年13期

10 王对萍;;论金代女性的政治作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宏;金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卓;金朝女性社会地位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1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21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1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