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 治世 盛世 忧患意识 惠民国策 吏治建设
【摘要】:"成康之治"、"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最具典型意义的三大治世。三大治世的形成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盛极一时的殷商、大秦和强隋的覆灭,使西周、西汉和大唐初期的统治者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忧患意识的作用下,三个王朝初期的统治者自觉地以前朝兴亡为借鉴,全面实施以惠民政策为核心的基本国策,高度重视以勤政廉洁为准则的吏治建设,从而造就了三大治世的辉煌成就。而西周礼乐、"汉武盛世"和"开元盛世"则是由三大治世孕育而来的文明景观。三大治世历史成因的一致性,显示了治世缔造和盛世形成的过程存在着某种共同的规律。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治世 盛世 忧患意识 惠民国策 吏治建设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周秦至明清,相继有十个统一的王朝。其间,王朝治世和盛世的出现,作为历史画卷中的亮点,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人们谈论的中国古代治世当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应是“成康之治”、“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而西周文明、“汉武盛世”和“开元盛世”,则是三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聿信;;《聊斋志异》与杂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陈春勤;;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内容与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5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王云云;;北宋礼学的转向——以濮议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叶罕云;;伯夷“义不食周粟”原因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魏文超;;宋朝时代变迁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变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陈友冰;;论梅尧臣涉农诗的文学个性及其史学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马华阳;;宋代的植棉和棉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柳立言;;宋代墓志铭的虚与实及其反映的历史变化——苏轼乳母任采莲墓志铭探微[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3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邵炳军;赖旭辉;;“雎鸠”意象考论——《诗·周南》意象群及其意象经营艺术研究之一[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张学智;;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以《尚书引义·舜典》为中心[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7 霍有光;;陕西古代金矿开采简史[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1)[C];1991年
8 杨森;杨诚;;敦煌文献所见于阗玉石之东输[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9 周运中;;杨吴、南唐政区地理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郭胜团;倪海权;李德龙;;贾谊早夭原因探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朝晖;“国风”与南北朝民歌中民间爱情诗的比较[D];湘潭大学;2010年
2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雪松;汉武帝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D];南昌大学;2010年
4 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林蓓蕾;活动于大观、政和年间的豫章诗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陈满荣;夏竦及其骈文创作[D];南昌大学;2010年
7 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吴小英;宋代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郑彩霞;《汉书》、《后汉书》涉《易》问题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国武;王安中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亦弘;;天人合一与忧患意识——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讨论兼窥[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04期
2 梁晓东;;忧患与超越——中国古代士人内心矛盾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1期
3 臧丕文;;忧患意识古今谈[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雷绍业,成海鹰;中国古代儒家的忧患意识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龙国庆;;话到沧桑语便工——李清照词忧患意识之我见[J];船山学刊;2009年01期
6 段朝霞;王西克;;简析《论语》与古代文人的恋政情结[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4期
7 郑克音;;中国文人的情怀[J];中学语文;2009年33期
8 冯天瑜;;元典精神的近代转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马宏柏;;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端木蕻良小说与爱国主义文学传统论略[J];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04期
10 孙立群;;古代士人的精神传统[J];人民论坛;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一平;;当代中国环境法在伦理回归中的理念重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程方平;;略论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光;;“造化随顺”的思想背景——松尾芭蕉的“造化随顺”与中国古代自然观[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4 丁海斌;陈凡;;中国古代官方科技档案之研究[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谢兵良;;弘扬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培友;;“和”、“和谐”与“和平”思想及其演变轨迹[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赵继伦;;《墨经》所呈现的中国古代思维方式[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张保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初探[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李平;;虚静·养气·神思——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阐释[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进;实践“三个代表”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N];解放军报;2002年
2 本报评论员;要增强加快发展的忧患意识[N];德州日报;2007年
3 沈宫轩邋李海明;增强忧患意识专题研讨班在宁举行[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吴s搴蚊窠,
本文编号:854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5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