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事会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6:46
本文关键词:《近事会元》研究
【摘要】:《近事会元》一书内容颇为丰富,而尚未见到学术界的专著和专篇论文研究。鉴于此,本文以唐五代及之后文献为依托,结合《近事会元》的几种整理本,运用史料学及史源学的方法,对《近事会元》的作者、版本进行考证,内容进行分析,探寻其史料具体来源,进而深入分析此书史料价值。本文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研究,以期能够比较全面反应本文的论题。 绪论论述了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的重点所在,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做了简要的研究现状分析,指出《近事会元》研究的不足,点明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考证《近事会元》的作者、成书与源流。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了作者李上交的生平,追溯了《近事会元》的成书过程,对《近事会元》的版本进行了分析考证,并对《近事会元》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析考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作者李上交,史书无传,其他著作皆不传世,主要活动于北宋前期,曾入仕,嘉yP年已无官职;《近事会元》五卷,成书于嘉yP元年,无明以上旧刊,多见抄本流传,今尚有清刻本二种;《近事会元》杂采诸书而成,内容包含甚广包括典章制度、琐闻轶事等多方面。 第二章探讨《近事会元》的史料来源。将其归为两大类,一为文中直接注明所引之书,又按四部分类法,将所引之书作分类说明;二为文中未注引自某书,此类又分两种情况,参考国史实录、典章制度类史籍与参考笔记小说。 第三章对《近事会元》进行了史料价值评析。此章为本文重点,亦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近事会元》的史料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为补阙,补正史之疏、补佚书、补文献之脱;二为证史,此书有助于史料互证、参订考证;三为保存多种史料,如宫殿、舆服、典章制度、法律、音乐等方面史料。 第四章为《近事会元》具体条目探源。以今之所见之书对《近事会元》条目的具体出处逐一考证。出处明确者,则以“本条原出”标识;有的条目出处还待于进一步考证,则标以“本条见于”,只列出相关的较早记载,以期增进对该书的进一步认识。小结部分对《近事会元》的具体条目来源作一系统分析概括。 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对《近事会元》的基本情况作一概括性地叙述,指出《近事会元》对研究唐五代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总之,本文通过对《近事会元》的系统研究,初步考证了此书的作者与版本,并对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剖析该书的史料价值,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推动对此书地研究。
【关键词】:《近事会元》 李上交 史料来源 史料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2;K24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整理现状10
- 三、研究方案10-12
- 第一章 作者、成书与流传12-20
- 第一节 李上交生平12-14
- 第二节 成书及版本源流14-16
- 第三节 内容概述16-20
- 一、宫殿、舆服16-17
- 二、制度17-18
- 三、音乐、州郡18-19
- 四、杂事琐闻19-20
- 第二章 史料来源20-32
- 第一节 注明所引之书20-23
- 一、史部20-22
- 二、子部22-23
- 第二节 未注所引之书23-32
- 一、参考了国史实录、典章制度类史籍23-28
- 二、引用笔记小说28-30
- 三、参考其他史料30-32
- 第三章 史料价值述评32-42
- 第一节 补阙32-36
- 一、补正史之疏32-35
- 二、补佚书35-36
- 三、补文献之脱36
- 第二节 证史36-39
- 一、史料互证37-38
- 二、参订考证38-39
- 第三节 保存多种史料39-42
- 一、宫殿、舆服类40
- 二、音乐、舞蹈等艺术类40-41
- 三、古代法律41-42
- 第四章 条目内容探源42-74
- 第一节 具体条目探源42-72
- 第二节 小结72-74
-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80
- 致谢80-81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81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慧;《近事会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4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6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