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国文献流传日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唐代中国文献流传日本研究
【摘要】:日本自从公元前219年“秦人徐福东渡”之始,,便有不断学习、吸收中国汉文化的历史传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学习汉文化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与朝鲜的交往,间接地吸收中国汉文化。到了隋唐时期,随着日本政治的需要、交通的逐渐发达,日本派遣了大量的遣隋使、遣唐使来华大规模地、直接地吸收汉文化。形成了飞鸟、奈良及平安前期“唐风文化”盛行的局面,使得日本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仿效中国,并使之成为了正统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全面、快速地发展,一度成为仅次于唐朝的强国。 文献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日本社会引进中国文献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日本的《古事纪》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的《论语》、《千字文》就通过百济的王仁带到了日本。到了唐代,日本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政治上日本亟需吸收唐成熟的封建制度、文化,来为其改革提供保障。加之唐作为世界帝国的开放政策,使得中日两国人员往来频繁,文化交往密切,为汉文献的流入提供了条件。这一阶段汉文献的流入日本规模之巨大,数量之丰富,时间之长久,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罕见的。 本文以唐代汉文献流入日本以及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切入点,结合所掌握的史料,深入探究唐代汉文献流入日本的背景、渠道及原因,并通过考察日本对汉文献典籍的吸收、利用情况,进一步阐明汉文献流入后,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日本文化与汉文化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唐代 汉文献 日本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2;G25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0.1 相关概念与范畴9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0.3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11-13
- 1 唐代文献流传日本的历史背景13-21
- 1.1 唐代社会概况13-16
- 1.1.1 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13-14
- 1.1.2 唐代的科学、文化、艺术14-15
- 1.1.3 唐代社会的对外交流15-16
- 1.2 唐朝时期的日本社会16-18
- 1.2.1 飞鸟时期的日本社会17
- 1.2.2 奈良时期的日本社会17
- 1.2.3 平安前期的日本社会17-18
- 1.3 唐朝和日本的关系18-21
- 1.3.1 唐以前中日间的交往18-19
- 1.3.2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19-21
- 2 唐代文献流入日本的渠道与规模21-30
- 2.1 唐代文献流传到日本的渠道21-23
- 2.1.1 政府间的文献的交流21-23
- 2.1.2 民间流传及商贸与文献的交流23
- 2.2 唐代保存及输出到日本的文献23-30
- 2.2.1 唐朝政府对文献的收藏23-25
- 2.2.2 唐代流传到日本的文献25
- 2.2.3 唐代日本汉籍目录的记载25-27
- 2.2.4 史书和其它书籍对传入日本文献的记载27-30
- 3 唐代文献大量流入日本的原因30-34
- 3.1 儒、佛思想成为日本主体思想31-32
- 3.2 日本人汉文造诣的不断提升32-33
- 3.3 中日海上交通的开辟33-34
- 4 唐代文献流传日本对其产生的影响34-43
- 4.1 对日本政治的影响34-35
- 4.2 对日本教育的影响35
- 4.3 对日本文学的影响35-37
- 4.4 对日本佛教的影响37-38
- 4.5 对日本书法艺术的影响38-40
- 4.6 对日本科技产生的影响40-43
- 结束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银红;隋唐时期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1年03期
2 高长青,杨丽梅;古类书衰落探源[J];图书与情报;2001年03期
3 王勇;;遣唐使时代的“书籍之路”[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4 陆晓光;最早的双语诗歌集——《和汉朗咏集》跨文化特色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王婧媛;;浅议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凌云;我国隋唐五代的图书出口贸易[J];出版经济;2003年10期
7 祝国红;中国商人与古代中日书籍交流[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朱影;唐代时日本对中国汉籍的摄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9 李寿旭;;徐福其人其事及其东渡对古代日本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三余;;中日学者研究东传汉籍的新成果——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晓;儒学东传及对古代日本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楠;老庄东传日本考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单美玲;唐代律令制度对日本奈良时代政治体制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陈璐一;日本遣唐使研究述论[D];郑州大学;2007年
5 刘明利;日本传统文化中唐文化的烙印[D];山东大学;2009年
6 杨卫娥;徐福东渡与中国古代文化东传日本[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兴华;遣唐使中的留学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6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0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