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朝初期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25 12:01

  本文关键词:明朝初期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文官集团 皇权 双重性 互动


【摘要】:文官体制不仅古代社会关乎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一个重要制度,而且与当今社会息息相关,对于传统的文官体质的历史研究,不仅有着廓清、梳理古代文官体制如何形成的历史研究意义,而且有着引发对于当代社会结构特征进行理性反思的现实意义。由于明代的文官集团是公认的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最成熟、完备的文官体制,又是对后来中国近现代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官体制,对于明初文官集团与皇权的互动及确立的历史考察,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文官集团与皇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文官集团的出现、形成和确立为脉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历史发展的时间分段进行,采用文献法、历史描述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和细致的梳理了明初文官集团和皇权之间互动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明代文官集团的双重性特征,透视明初文官集团和皇权之间既互相依存又相互争权夺利的复杂关系和历史成因,在此基础上,总结明史整体发展中与之相关的历史线索。 本文通过研究,一是梳理明初文官集团的出现及最终确立的历史过程。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其历史学巨著《历史研究》一书中,曾通过对西方的希腊史、中东的犹太史和东方的中国史的比较研究,构建了一种研究包括中国历史在内的人类历史的统一“模式”,即“挑战-顺应”模式,并重点分析了对于帝国命运起到生死攸关作用的“文官制度”。而明帝国初期太祖、建文和永乐三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的互动及确立的历史发展线索,正好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挑战·顺应·制衡”的历史发展模式的个案分析。二是分析明代文官集团的双重性特点以及文官集团与皇权之间的互动对于整个明代历史发展的影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从明代文官集团的“阴”、“阳”两重性特点入手,分析了明中叶文官集团与皇权的互动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宇对于明代文官集团的考察,在时间点上虽然主要集中于明代的中后期,但在具体分析明代中后期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尖锐矛盾和相互制衡的内在根源,特别是在说明明代中后期文官集团体制性结构的历史成因时,其源头都要追溯至明代建国之初。事实上,明代文官集团并不是在中后期才开始出现的,而是从明朝建构之初就已经初露端倪,并历经建文和永乐两朝最终得以成形和确立的,这使得对于明初文官集团与皇权的互动及最终确立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于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文官集团和皇权之间互动关系的历史考察,除了厘清文官集团在明初的历史发展线索之外,同时通过对明代文官集团的体制特征的历史分析,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将提供历史借鉴和理性思考。
【关键词】:文官集团 皇权 双重性 互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前言9-15
  • 第一章 明代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及其对明朝开国之初的严重挑战15-29
  • 一、文官体制是明太祖治国的唯一依仗15-19
  • 二、明代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19-22
  • 三、文官集团势力的膨胀及其对明帝国的挑战22-25
  • 四、明太祖对明初文官集团的处置25-29
  • 第二章 建文帝对文官集团的主动顺应和文官集团在靖难之役后的短暂挫折29-41
  • 一、建文帝的文弱个性及其对文官集团的主动顺应29-30
  • 二、建文时期文官集团的施政方针30-33
  • 三、靖难之役:武将集团对文官集团的胜利?33-38
  • 四、明成祖对建文文官集团的血腥杀戮38-41
  • 第三章 明成祖对文官集团的被动顺应和制衡以及文官集团在明初的正式确立41-51
  • 一、明成祖对文臣重要性的认识及其对文官集团的被动顺应41-43
  • 二、明成祖对文官体制的革新43-45
  • 三、文官集团在明初的正式确立45-49
  • 四、重用宦官制衡文官集团49-51
  • 结语51-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渡;明初政局论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海山;传统中国的契约:法律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17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17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