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老哈河流域农村经济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老哈河流域农村经济研究
【摘要】:位于西拉木伦河以南七老图山与努鲁尔虎山之间的老哈河流域自清代大规模移民开垦以来就成为内蒙古东部的重要农业地区,本文就以该区域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农村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涉及了生态环境,政区演变,人口,耕地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农村手工业和农村市场等问题。通过研究表明,从清末至民国初年老哈河流域农村区域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生产有了商品化的趋势;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转变:农村区域市场网络基本建立起来,并且和全国及国际市场有了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和内地农村经济相比,老哈河流域的农村经济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自然环境影响了老哈河流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水资源空间与时间分布不均衡,二是复杂的地形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农村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第二,商品经济发展缓慢是老哈河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第三,农村贫困化严重影响了老哈河流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贫困化的因素除了自然环境和商品经济欠发达外,最直接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连年兵祸匪患,二是苛捐杂税繁重,三是农村金融混乱。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老哈河流域地区的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关键词】:清末 民国初年 老哈河流域 农村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 研究范围8
- (二) 研究概况8-10
- (三) 资料运用10-12
- 一、自然环境与行政区划12-25
- (一) 自然环境12-14
- (二) 行政区划14-25
- 二、移民开垦与农业发展25-40
- (一) 移民开垦25-31
- (二) 农业发展31-37
- (三) 自然灾害与农田水利37-40
- 三、农村经济制度40-50
- (一) 农村土地所有制40-41
- (二) 农村租佃关系41-42
- (三) 农村借贷制度42-48
- (四) 农村赋税48-50
- 四、农村手工业50-57
- (一) 采矿业50-54
- (二) 农产品加工54-55
- (三) 制造业55-57
- 五、农产品贸易57-69
- (一) 农村集市57-58
- (二) 区域中转市场58-61
- (三) 区域中心市场61-69
- 结语69-72
- (一) 清末民初老哈河流域地区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69
- (二) 影响老哈河流域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69-70
- (三) 农村贫困化是影响老哈河流域地区农村经济的根本原因70-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廷真,陈喜波,韩光辉;清代热河地区盟旗和府厅州县交错格局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秀华;;清末放垦蒙地的实质及其对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3 珠飒;;全面放垦蒙地与移民[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顾奎相;清末金丹道教起义初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李国荣;光绪十七年热河金丹道教起义[J];历史档案;1988年04期
6 王玉海;;清代喀喇沁地区的土地租典问题[J];蒙古史研究;1989年00期
7 汪炳明;;是“放垦蒙地”还是“移民实边”[J];蒙古史研究;1989年00期
8 周清澍;试论清代内蒙古农业的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4年02期
9 卢明辉;清代蒙古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10 穆]臣;试论清朝治理东蒙古的政策和措施[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珠飒;清代内蒙古东三盟移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白玉双;十八至二十世纪初东部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彩红;康雍乾时期河北地区的农业灾害与农民的经济生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秦兆祥;清代热河都统的设立与职能演化[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赵阳;清代蒙古封禁政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7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3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