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桂东南地区的桥梁与渡口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代桂东南地区的桥梁与渡口研究
【摘要】:桥梁和渡口是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关系着国家政令畅通、赋税的输纳等,同时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自由出行息息相关。在历史上广西开发于秦朝,以后历代都有所开发,但真正意义上大规模的开发是在清代,因而在桥梁和渡口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从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角度,对清代广西东南部(桂东南)的桥梁和渡口进行了考察。 清代桂东南的桥梁和渡口,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时空上各州县分布不均衡。桥梁和渡口按照修建主体的身份可以分为官修、绅民修。绅民修建的与官修的相比,绅民修建的桥梁和渡口占绝对的比重,绅民是修建的主要力量。虽然官修的数量不多,但是官府在修建过程中起提倡、引导、监督作用。桥梁按照使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分为木桥、石桥和砖桥。桥梁按照跨空部分,可以分为梁桥、拱桥、浮桥。桥梁和渡口类型不一,其规模亦不一。清代桂东南桥梁和渡口修建技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创新,如在使用材料上摆脱了木料的束缚及使用合成材料;在设计上,由梁桥跃进到拱桥。清代桂东南人们在修建桥梁和渡口的同时,还修建了与桥梁和渡口相关的配套设施,以求达到便民的原则。清代桂东南桥梁和渡口的修建行为与自然地理基础、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有着密切关系。桂东南地区有高山、丘陵、台地、谷地及众多的河溪,不仅在长河、溪流需要桥梁、渡口,而且高山沟壑也需要桥梁,因此人们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同时修建桥梁和渡口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桥梁和渡口的选址须考虑交通、经济及地形水文等因素的影响,需因地制宜,合理选址。桥梁和渡口的经费来源、管理上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桥梁和渡口的修建主体涉及多个阶层,各阶层积极参与桥梁和渡口修建,反映桥梁和渡口的修建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关键词】:清代 桂东南 桥梁 渡口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9;F512.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2
-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8-9
- (二)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方法9
- (三) 相关学术回顾9-12
- 一、清代桂东南桥梁和渡口的修造概况12-29
- (一) 桥梁和渡口的数量分析12-13
- (二) 桥梁和渡口的修建年代分布分析13-15
- (三) 桥梁和渡口的修建类型与规模15-21
- 1. 桥梁和渡口的修建类型15-19
- 2. 桥梁和渡口的修建规模19-21
- (四) 桥梁和渡口的技术分析21-26
- (五) 桥梁和渡口的配套设施26-29
- 二、清代桂东南桥梁和渡口修建行为的基础29-41
- (一) 桥梁和渡口修建行为的自然基础29-30
- (二) 桥梁和渡口修建行为的经济基础30-36
- 1. 桥梁和渡口修建行为的社会经济基础30-33
- 2. 桥梁和渡口修建行为的个人经济基础33-36
- (三) 桥梁和渡口修建行为的思想基础36-41
- 三、清代桂东南桥梁和渡口建设中的修建主体41-47
- (一) 官府主导的桥梁和渡口建设41-43
- (二) 士绅与民众对桥梁和渡口建设的参与43-45
- (三) 桥梁与渡口建设中的利益之争45-47
- 四、清代桂东南桥梁和渡口的修建选址与管理47-61
- (一) 桥梁和渡口建设地的选取47-50
- (二) 桥梁和渡口修建与维护的经费来源50-58
- 1. 桥梁和渡口的建造经费51-55
- 2. 桥梁和渡口的维护经费55-58
- (三) 桥梁和渡口的管理58-61
- 五、结语61-64
- 参考文献64-68
- 后记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国一;佛教在广西的发展及其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J];佛学研究;2002年00期
2 邓明;;明清驿道上的兰州渡口西北岸[J];发展;2011年09期
3 江丽;;略论清代广西地区经济开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吴爱琴,刘春迎;北宋东京城的桥梁建筑特色及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吴建新;;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镇的水环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黄滨;;明清时期广西“无东不成市”布局研究——广西城镇经济网络渊源溯探之一[J];广西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7 张俊;从桥梁、渡口看清代湖北的公共事业建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9 吴琦;;清代湖北津渡及其运营管理[J];江汉论坛;2008年01期
10 陈鹏;宋代泉州桥梁及其建造技术[J];南方文物;199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常建荣;明清海南的桥梁与津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冯倩;浙江宋元时期桥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俊;清代两湖地区的桥梁与渡口[D];武汉大学;2004年
4 任峙;宋金桥梁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白利权;黄河中游古代渡口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7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3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