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7 09:4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启示
【摘要】:人权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产物,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能充分的享有人权和实现人权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和目标。当今社会,对于人权问题的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超越了资产阶级的人权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科学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对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以及解决当今国际人权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为主题,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内容的研究,,总结出了重要的启示,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体系、推动人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产生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思想条件三方面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形成过程;第二部分,具体阐述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内容,该部分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理性批判主义的人权观、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权观、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人权的分析与批判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终极目标——实现全人类解放这四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进行分析和论述,深刻的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内涵;第三部分,从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人为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体系、加强人权问题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构建和谐世界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人权理论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11;D08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6
- 绪论16-29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形成过程29-42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29-33
- 1.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产生的政治条件30
- 2.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产生的经济条件30-31
- 3.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产生的思想条件31-33
- (二)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形成的过程33-42
- 1.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产生34-37
- 2.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发展37-39
- 3.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进一步完善39-42
- 二、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42-83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理性批判主义的人权观42-50
- 1.马克思早期理性批判主义的人权观42-48
- 2.恩格斯早期理性批判主义的人权观48-50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权观50-61
- 1.马克思恩格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确立50-52
-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权的基本观点52-58
-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权产生与发展动力的思想58-61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人权的分析与批判61-73
- 1.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人权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分析61-69
- 2.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人权现实形态的批判69-73
- (四)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终极目标——实现全人类解放73-83
- 1.人类解放的本质要求73-75
- 2.人类解放的奋斗目标75-80
- 3.人类解放的实现条件80-83
- 三、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启示83-100
- (一) 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83-89
-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84-85
-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85-87
-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87-89
- (二) 以人为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体系89-95
- 1.以人为本,促进以生存权与发展权为基础的人权事业发展90-91
- 2.建立和完善人权的法律保障体系91-93
- 3.提高公民的人权意识,保障公民权利93-95
- (三) 推动人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构建和谐世界95-100
- 1.寻求交流与合作的共同基础,确保国际人权合作顺利进行95-97
- 2.尊重各国人权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促进和谐世界建设97-100
- 结论100-102
- 参考文献102-108
- 致谢108-11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110-11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寿林,张美萍;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10期
2 孙强;;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中国化的反思[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马云鹏,廖瑜,程金鹏,曹霞升;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J];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07期
4 苗贵山;;自然法理论的嬗变与近代人权观的确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苗贵山;;人权普世价值何以可能[J];理论与改革;2006年02期
6 陈耀彬;试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J];河北学刊;1991年03期
7 盘淼;杜社会;;马克思的人权思想及当代价值[J];前沿;2011年19期
8 陈志尚;从马克思主义看人权的哲学基础[J];求是;1996年03期
9 李世安;试析美国的“普世人权观”、“人权对话”与“跨国市民社会运动”思潮[J];人权;2002年01期
10 苗贵山;;马克思人权观的“生存实践论”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1048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04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