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共和主义公民德性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2:38
本文关键词:卢梭共和主义公民德性思想研究
【摘要】:在卢梭生活的年代,自由主义正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政治哲学领域备受青睐。自由主义以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为价值诉求,而对公民德性却淡然处之。这种理论逻辑一旦转变为政治实践,必然导致公民德性的萎靡甚至丧失,使公民身份徒有虚名。卢梭并没有因自由主义的炙手可热而加入其中,而是逆流而上,孤身站到了重视公民德性的共和主义阵营中,成为当时竭力呼吁关注和重视公民德性的另类理论家。也许正是卢梭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才使他的理论不仅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泽反而愈加璀璨夺目。 本文选取卢梭的政治哲学作为理论基调,围绕公民德性这一主题,运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比较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自由主义消极公民的局限为切入点,揭示了公民自利性不断膨胀而公共性日渐萎缩的失衡状态,并为卢梭的共和主义批判作好铺垫。继而,立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点明卢梭主要通过痛斥工具理性和金钱至上对公民德性的遮蔽,表达了自己的批判先声。但是,卢梭的批判和主张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以时间为基点,通过理论来源和实践论证纵横两方面的梳理和剖析,展现了卢梭丰沛多样的形成渊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卢梭大量文献著作的深度研读和重新整合,论述了卢梭共和主义公民德性的真实意涵,力图勾勒出卢棱心之向往的真正公民德性的理想原貌。接着,经由“立法者”的教化孕育和“政治参与”的锤炼培育搭建了通向理想公民德性的生成路径。最后,忠实于卢梭的思想体系而又拔出理论本身,基于客观而又思辨的立场,全面公正地透析评价卢梭的共和主义公民德性思想。 尽管斗转星移、时移世易,卢梭的共和主义公民德性思想仍然有着历久弥新的价值。立基于当前中国公民德性缺失的现实和构建公民社会的需要,卢梭共和主义公民德性思想也许能够为化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供启示和裨益,能够为推进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催生公民意识、提升公民德性、建构公民社会,进而营造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和谐的发展环境提供诸多借鉴。
【关键词】:卢梭 共和主义 公民德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81;B82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23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0-12
- 二、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12-18
-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释义18-21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21-23
- 第1章 审视批判:公民德性的现实缺失23-30
- 1.1 自由主义消极公民的局限23-26
- 1.1.1 公民自利性的膨胀24-25
- 1.1.2 公民公共性的萎缩25-26
- 1.2 卢梭共和主义的批判先声26-30
- 1.2.1 工具理性对德性的剥夺26-27
- 1.2.2 金钱至上对德性的腐化27-30
- 第2章 返本溯源:公民德性的形成渊源30-37
- 2.1 古典理论家和斯巴达及罗马共和国30-33
- 2.1.1 柏拉图和马基雅维利的理论供养30-32
- 2.1.2 斯巴达及罗马共和国的实践论证32-33
- 2.2 同时代理论家和日内瓦道德共和国33-37
- 2.2.1 百科全书学派的反面烘托34-35
- 2.2.2 日内瓦共和国的现实支撑35-37
- 第3章 追寻探索:公民德性的内容结构37-49
- 3.1 公民德性的存在条件37-42
- 3.1.1 订立社会契约——自主37-40
- 3.1.2 创建公民共同体——协作40-42
- 3.2 公民德性的具体呈现42-49
- 3.2.1 作为共同体臣民的德性——忠诚、节制42-45
- 3.2.2 作为主权参与者的德性——公共精神、审慎45-49
- 第4章 塑造重构:公民德性的生成路径49-57
- 4.1 “立法者”的教化孕育49-53
- 4.1.1 民族立法者对公民德性的开化50-51
- 4.1.2 政治立法者对公民德性的引导51-53
- 4.2 “政治参与”的锤炼培育53-57
- 4.2.1 政治参与是公民德性的考验手段53-54
- 4.2.2 政治参与是公民德性的提升方式54-57
- 第5章 透析评价:卢梭共和主义公民德性思想的得与失57-65
- 5.1 卢梭共和主义公民德性思想的闪亮之处57-60
- 5.1.1 特点鲜明、持久深远的理论影响57-59
- 5.1.2 针砭时弊、强劲有力的批判武器59-60
- 5.2 卢梭共和主义公民德性思想的不足之点60-65
- 5.2.1 概念混乱、表达模糊的语言魅惑60-61
- 5.2.2 倒果为因、画圆为方的逻辑缺陷61-63
- 5.2.3 空想激进、难于实现的实践困境63-65
- 结束语65-66
- 参考文献66-70
- 后记70-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图;祖国·公民·美德——卢梭思想研究之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J];江海学刊;2006年04期
3 隋竹丽;从公民道德的沉沦看古罗马共和国覆亡的历史必然性[J];佳木斯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4 俞睿;;公共领域与公共精神的关系演变[J];理论探索;2008年06期
5 刘训练;;“共和”考辨[J];政治学研究;2008年01期
6 郑伟;;卢梭政治哲学的悖论及其求解[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王雨辰,万健琳;卢梭政治哲学的伦理价值向度[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8 刘训练;;共和主义:对一种政治思想传统的界定[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7期
9 周国文;;公民概念的历史维度及审视[J];天府新论;2007年02期
10 范昀;;激情与德性——论卢梭与审美现代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刚;卢梭的共和主义公民理论[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2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05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