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言论自由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17-10-18 07:45

  本文关键词:论言论自由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更多相关文章: 言论自由 言语行为 伤害原则 冒犯原则 言论自由的限度


【摘要】:言论自由的可能性至少涉及本体和规范两方面的理解:第一,人们是否有自由言说的能力?第二,我们是否可以排除社会文化、外部强制或诱导去言说,即我们是否实际上能够自由地言说。长久以来对言论自由及其限度的讨论都默认第一种理解,即我们有自由言说的能力,或言论本身是自由的,却忽视了这种自由性从何而来。另一方面,在当代语言哲学那里,言论的自由性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对言论自由的挑战主要蕴含于三种已经存在的语言哲学或语言学观点中:源自奥斯汀经由塞尔改造过的言语行为或言语意向理论、由乔姆斯基继承自笛卡尔的生成(生物学)语法结构理论和启发自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决定论。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笔者会逐次分析和回应这几种可能的挑战,并尝试发展出笔者自己关于言论自由之可能性的形而上学理论。言论自由在形而上的可能性为其在规范领域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密尔为此提供第一个基于后果论的规范性辩护,但这个辩护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为此,笔者将提供一个义务论的辩护言论,即言论自由具有内在价值,同时倡导,言论自由的话语权应该基于资源平等而得到保障。言论自由作为内在价值可能与其他内在价值存在冲突,因此,言论自由的限度需要得到澄清。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讨论言论自由的限度,首先笔者会通过一个滑坡论证来解释为何言论需要设置边界,之后我们会详细评述基于后果论的“伤害原则”及其改进形式“冒犯原则”对言论自由限度之辩护的缺陷。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会诉诸可普遍化原则和“不能仅仅把人作为手段而不作为目的”的义务论原则来重新讨论言论自由的限度,并在具体方面尝试为言论自由划界。
【关键词】:言论自由 言语行为 伤害原则 冒犯原则 言论自由的限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8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4
  • 第一章 言论自由的形而上可能性14-24
  • 第一节 言语行为和言语意向理论的挑战15-19
  • 第二节 生成语法结构理论的挑战19-20
  • 第三节 语言决定论的挑战20-22
  • 第四节 意图作为以言行事之目的22-24
  • 第二章 言论自由的规范可能性24-43
  • 第一节 密尔诉诸后果的经典论证25-31
  • 第二节 对密尔论证的可能反驳与回应31-34
  • 第三节 言论自由作为内在价值:来自义务论的论证34-39
  • 第四节 言论自由的公正性保障:言论资源的平等39-43
  • 第三章 言论自由的伦理限度43-57
  • 第一节 言论边界的滑坡论证44-47
  • 第二节 密尔论“伤害原则”47-49
  • 第三节 对“伤害原则”的后果论改进:冒犯原则49-51
  • 第四节 义务论回应:可普遍化检验与“人本作为目的”51-54
  • 第五节 寻找言论自由边界的另一个尝试54-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2
  • 后记62-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平;论言论自由的保护及其限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李忠;因特网与言论自由的保护[J];法学论坛;2002年01期

3 姚江,乔连普;“言论自由”勿滥化[J];政工学刊;2003年08期

4 顾小云;;言论自由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价值[J];理论探索;2006年06期

5 吕晓霞;廖丹;;网络言论自由的界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胡弘弘;陈毓;;自觉:法治政府的角色意识——以言论自由中的政府为对象[J];法学家;2007年03期

7 赵娟;;论人权意义上的言论自由[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蒋一平;;计算机网络与言论自由[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6期

9 穆之;;谈谈言论自由[J];人权;2008年04期

10 蔡承颖;;刍议言论自由及其限制[J];才智;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牛静;;接近使用媒体权与言论自由[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彭桂兵;;利益权衡:陈述、溯源与影响——Chafee言论自由观念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言;言论自由的社会责任[N];北京日报;2009年

2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沈敏特;追求真理离不开言论自由[N];北京日报;2009年

3 汤啸天 上海政法学院编审 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扬言暴力与言论自由[N];解放日报;2013年

4 钟新文;打击违法无碍言论自由[N];人民日报;2013年

5 杨晓宁;行使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N];陕西日报;2003年

6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袁晓明;言论自由包括说错话的权力[N];东方早报;2007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有关言论自由的几个概念比较[N];检察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 肖擎;规范“诽谤罪”本质是保护言论自由[N];长江日报;2010年

9 徐燕;英国“管制网络”砍了言论自由一刀[N];国防时报;2011年

10 高一飞;应当废除对言论自由具有恫吓效应的法律[N];南方周末;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小彪;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吴麟;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路鹏程;晚清言论自由思想的肇始与演变(1833-1911)[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龙;论言论自由[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2 周杰;互联网络:公民言论自由实现平台和面对的挑战[D];复旦大学;2008年

3 韦洪凤;论言论自由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9年

4 刘文武;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范鲁豫;论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陆奇;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法律制度评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黄海燕;网络言论自由及其保障[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海涛;论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9 李光;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与引导[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0 黄心灵;试论微博言论自由的合理规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53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053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