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8 22:09

  本文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性格理论 大众社会性格 大众心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社会性格是密切相关的。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一位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在主义者,他的研究虽然不可能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命题,但他的社会性格理论却可以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课题提供一个新颖的分析视角。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有其自身的作用机制即社会结构、大众社会性格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一定的社会性格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社会性格的改变产生新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是意识形态有效性的基础,反之,如果某一意识形态迎合了这种社会性格,就会固化这种大众社会性格,并成为大众改造社会的力量。简而言之,社会结构、大众社会性格和意识形态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更侧重于关注意识形态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与大众社会性格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 运用社会性格的社会结构—大众社会性格—意识形态分析框架就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面临着现实的挑战。首先,社会结构的转型对新时期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产生了复杂而巨大的影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作方式、传播方式效果有限。其次,多变性、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大众社会性格分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更无法为大众化提供社会心理、社会心态的支撑。再次,多变性、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大众社会性格导致大众意识形式的庸俗化,作为社会意识代表之一的大众文化功能紊乱,官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很难对接。 在此基础上本文揭示了社会性格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启示意义:第一,健全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培养健康的大众社会性格,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社会心理、社会心态的支撑。第二,创新公民教育方法以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规律,,突出意识形态“传播—接受”过程中“人”的地位,从“发动和改造人民群众”走向“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服务”。第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以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点。第四,推进官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性格理论 大众社会性格 大众心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25
  • (一) 选题意义9-12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2-22
  • (三) 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及不足之处22-25
  • 一、 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概述25-38
  • (一) 社会性格理论的形成过程和思想地位25-31
  • (二) 社会性格理论基本内容31-35
  • (三) 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的启示35-38
  • 二、 社会性格理论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38-49
  • (一) 马克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社会结构转型问题38-41
  • (二) 社会性格转型综合症:多变性、多元化和多样化41-45
  • (三) 大众文化的功能紊乱与大众意识形式的庸俗化45-49
  • 三、 社会性格理论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路探索49-62
  • (一) 健全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培养健康的大众社会性格49-51
  • (二) 创新公民教育方法以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规律4651-54
  • (三)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以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点54-56
  • (四) 推进官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发展56-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9
  • 后记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治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田新元;;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剖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4期

3 仰海峰;;权威主义社会性格与法西斯主义思想的心理基础——读《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J];东岳论丛;2009年01期

4 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王继荣;从“五项因素公式”看社会心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6 彭未名;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社会心理的转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7 朱哲;曾庆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钱涛;鲁迅笔下国民性思想初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彭冰冰;;社会性格与意识形态——弗洛姆的意识形态批判[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张建人;论转型期中国人人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晓燕;论弗洛姆社会性格与社会无意识理论[D];湘潭大学;2008年

2 崔越;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7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057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