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19:2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 党内关系 党际关系 党群关系 党政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党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进行梳理,追本溯源,理清脉络,是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需要。 本文是关于政党关系问题的基础性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分类法、列举法与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关系、党际关系、党群关系与党政关系的观点主张进行梳理、归纳,力图全面、系统展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 论文导言部分主要解决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和创新与难点等问题。结语部分则在前文的基础上,从横向上把握了政党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互动,从纵向上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的发展,并得出了若干结论性认识。导言、结语以外,论文还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基本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用词、界定、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理论品格、主体、地位作用与价值意义以及政党关系的类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的界定等。第二部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关系的观点主张,主要是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内关系的重要性、党内关系的内容形式、协调党内关系面临的课题与挑战、党内关系的协调、党内关系的理想状态等问题的相关观点主张。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际关系的观点主张,对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国家内部政党间关系(包括党际关系的重要性、对待其他政党的立场态度、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关系和谐等问题)、政党与国外政党关系或政党国际关系(包括国际主义、政党外交等问题)的观点主张进行了详细梳理。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群关系的观点主张,包括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党与人民群众间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性、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主要内容、影响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不良倾向、群众路线等)、政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重要性、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主要内容、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处理等)等问题的观点主张。第五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政关系的观点主张,主要从党政关系的主要内容、不良状态、协调党政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观点主张进行了把握。 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在详细梳理、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进行了界定,区分了相关概念,给出了自己的认识。第二,全面、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人对政党关系问题的观点主张,形成全面性认识。第三,纳入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弥补了以往相关研究材料相对陈旧的缺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 党内关系 党际关系 党群关系 党政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25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8-9
- (一) 选题缘由8
- (二) 研究意义8-9
- 二、 研究现状9-21
- (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相关研究9-16
- (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相关研究16-21
- 三、 内容结构及基本观点21-23
- (一) 内容结构21-22
- (二) 基本观点22-23
- 四、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难点23-25
- (一) 研究方法23-24
- (二) 创新之处24
- (三) 研究难点24-25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理论概述25-37
- 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科学内涵25-31
- (一) 学界用来表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词语辨析25-26
- (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界定26-28
- (三) 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相关的概念28
- (四)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28-29
- (五)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品格29-30
- (六) 创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主体30
- (七)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意义30-31
- 二、 政党关系的科学内涵与主要类型31-37
- (一) 政党关系的界定31-32
- (二) 政党关系的主要类型32-36
- (三) 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关系36-37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关系的观点主张37-68
- 一、 党内关系的重要性37-38
- 二、 党内关系的主要形式38-45
- (一) 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关系39-41
- (二) 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41-44
- (三) 党的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44-45
- 三、 协调党内关系面临的课题与挑战45-49
- (一) 党内的不良习惯与传统45-47
- (二) 如何正确认识并开展党内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面临的一大课题47-49
- 四、 党内关系的协调49-64
- (一) 协调党内关系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50-55
- (二) 协调党内关系的基本方式——党内民主55-56
- (三) 协调党内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党内监督56-59
- (四) 协调党内关系的法理基础与保障——党内法规59-60
- (五) 协调党内关系的准绳——党的纪律60-61
- (六) 协调党内关系的具体方式方法61-64
- 五、 党内关系的理想状态64-68
- (一) 处理党内关系实践的不足与偏差64
- (二) 党内团结是党内关系要达到的初级理想状态64-66
- (三) 党内和谐是党内关系要达到的高级理想状态66-68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际关系的观点主张68-87
- 一、 民族国家内部党际关系68-77
- (一) 党际关系的重要性68-69
- (二) 对待其他政党的立场态度69-71
- (三) 处理党际关系的基本方针政策——统一战线政策71-73
- (四) 统战政策的制度化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73-75
- (五) 党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政党关系和谐75-77
- 二、 政党国际关系77-87
- (一) 国际主义问题77-82
- (二) 政党外交82-87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群关系的观点主张87-106
- 一、 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87-101
- (一) 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性87-89
- (二) 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主要内容89-96
- (三) 影响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不良倾向与问题96-99
- (四) 处理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路线方法——群众路线99-101
- 二、 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101-106
- (一) 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重要性101-102
- (二) 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主要内容102-104
- (三) 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处理104-106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政关系的观点主张106-113
- 一、 党政关系的主要内容106-110
- (一) “党”不同于“政”106-107
- (二) 共产党领导、执掌国家政权107-109
- (三) 共产党通过国家政权领导国家政治生活109-110
- 二、 党政关系的不良状态110-111
- (一) 党政对立110
- (二) 党政不分110-111
- (三) 以党代政111
- 三、 协调党政关系需要坚持的原则与注意的问题111-113
- (一) 协调党政关系需要坚持的原则111-112
- (二) 协调党政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112-113
- 结语113-116
- 参考文献116-140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140-141
- 致谢14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冬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62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06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