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对现代政治结构的批判与超越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对现代政治结构的批判与超越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现代政治 私人领域 公共领域 伦理政治
【摘要】:现代性的启蒙辩证法为现代社会埋下危机的种子,现代社会危机的实质是现代政治危机。现代政治是对于古典政治的反叛决定了,现代社会不再寻求社会的整体性正义理念,转而关注实现正义的具体条件,人类社会被肢解为以自然竞争为法则的"私人领域"和以理性自律为法则"公共领域"。马克思的现代政治批判不仅揭示了现代社会危机的现代性基因,而且阐发了现代社会危机与现代政治结构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既植根古典政治哲学传统又融合现代政治元素的新型政治形态。马克思对于现代政治结构的批判与超越,为当代政治哲学寻求破解现代政治难题、克服现代社会危机的理论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政治 私人领域 公共领域 伦理政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伦理学诸理论形态研究”(10&ZD07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精神形态研究”(SKCX20130036)
【分类号】:D0
【正文快照】: “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二元分立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围绕这一基本结构,当代政治哲学家们展开了广泛而深人的探讨,这些探讨既为我们反思现代政治危机的发生与缘起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也为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政治批判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提供了真实的研究语境。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连增;;“私人领域”与“积极自由”[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吕铁力;《产床》及作者(英文)[J];Women of China;2000年09期
3 王中江;;化解“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矛盾[J];中国国情国力;1999年04期
4 李建华;李好;;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道德和谐——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J];船山学刊;2006年03期
5 刘文宁;权力不应延伸到私人领域[J];党建;2002年04期
6 张爱军;李晓明;;公私权界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J.S.朱恩;孟凡民;;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的辩证:关于公共福祉的重新争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余世喜;;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的关系看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变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2期
9 赵红全;论我国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J];理论与改革;2004年03期
10 赵红全;论我国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红春;;私人领域的内在悖论及其审美化解决——兼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必然性与必要性[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龚群;;论公共领域与公德[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向平;个人信仰表达应区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N];中国民族报;2012年
2 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邵建;“公民社会”的衡量[N];中国经营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郭忠华 中山大学;公民社会的四个维度及行动逻辑[N];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袁东;你首先是个公民[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沈湘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公共领域中专家与大众的关系[N];长江日报;2007年
6 陈怀远;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社会保障[N];大连日报;2005年
7 佛山日报记者 刘军艳;为自我释放寻求出口[N];佛山日报;2014年
8 黄显中;公德与私德[N];光明日报;2003年
9 陶东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危机[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明;公私权界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于淼;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渗透[D];吉林大学;2012年
3 熊力勤;网络条件下青年群体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构建与维护[D];复旦大学;2011年
4 朱静仪;超越“公共和私人领域”[D];扬州大学;2011年
5 罗素君;媒介情境理论视域下的私人领域公共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旭明;科层组织内行政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割据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朱大网;论市民法的私法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8 王传晓;博客—私人领域还是公共空间[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潘娜;从“私域”的消解看当前电视媒介的视域偏向[D];广西大学;2012年
10 雷鸣;公开的个人私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8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07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