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正义:影响机会公平的根本因素
本文关键词:制度正义:影响机会公平的根本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机会公平 社会基本制度 制度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建设
【摘要】: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个人努力程度、技能、选择等都会对机会公平造成影响,但是,机会公平主要受到社会基本制度的影响,其中,财产所有制度对机会公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能做到形式公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实质公平。制度是具体的、历史的,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制度安排中仍然存在身份、地位、户籍等先赋性因素制约机会公平的现象。消除不合理的制度规范,是实现机会公平的基本条件。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机会公平 社会基本制度 制度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建设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制度正义视阈下农民工机会公平问题”(12CZX01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08
【正文快照】: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面临着各种利益冲突,而制度成为调节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一直被人们重视和关注。“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构造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是人类设计出来的形塑人们互动行为的一系列约束”。[1]制度一旦形成,它又成了一种外部条件、一种既定力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小勇,闻立树,石颖;试论毛泽东的社会公正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王春凤;;我国农民阶层的平等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3 汪盛玉;;何为“社会公正”:马克思主义的考察[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杨晓东;马俊峰;;政治正义的哲学传统与马克思的正义观[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5 黄子鸿;;城市发展中公共资源公平配置之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乔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探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蒋永福;李京;;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年02期
8 卫兴华,孙咏梅;2004年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郑志丹;许月云;;社会公正视野下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蒋永福;刘鑫;;论信息公平(二)[J];图书与情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璐璐;曹华;孙志强;;浅谈实现大学生教育机会平等中辅导员的作用[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罗永仕;;“造物”工程的社会合理性阐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丁榕芳;;新时期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能定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锐;;科学发展观视野里的和谐发展[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凯斌;;邓小平公平思想的实践取向[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周远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的现实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7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杨鸿台;;论社会程序公正与社会实体公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周绍斌;;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老年保障的新趋势[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玉琛;;浅论马克思的社会观及其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3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希艳;环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春怡;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郑绍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公共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国祥;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祖联;高考移民:基于教育公正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细咏;社会主义和谐法治建设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丽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向东;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秦枫;建国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维维;“城中村”人口的“城市隔离”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敏;;和谐社会与制度正义[J];党政论坛;2007年12期
2 刘常梅;;试论制度正义是实现人的自由的根本保证[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杨泽章;孙明明;;制度正义探微[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李伟哲;季凤建;;国民习惯对制度正义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宁文博;;试论制度正义的构建途径[J];企业导报;2013年03期
6 王展渊;制度特性与制度正义[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王展渊;制度正义之逻辑建构[J];学术论坛;2005年03期
8 杨丽娟;王桂强;;制度正义及其社会价值[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王桂艳;;平等、自由与制度正义[J];思想战线;2006年04期
10 沈慧芳;;制度正义激发个人的诚信需要[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恒山;制度正义的当代诠释[N];学习时报;2006年
2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傅守祥;展现“文化中国”的魅力与优雅[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王展渊;制度正义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N];韶关日报;2009年
4 张少华;不该拒斥的人性向度[N];湖北日报;2014年
5 李建华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仁慈到制度正义: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泽亚;“经济人”与经济制度正义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泽章;制度正义探微[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常梅;论制度正义对人的自由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建军;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制度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风雪;农民权益保障的制度正义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颖;论制度正义对国家软实力的影响[D];海南大学;2012年
6 宁文博;制度正义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7 孔德华;论制度正义的人性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展渊;制度正义: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金阳;人的价值实现的制度正义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鹏飞;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正义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4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0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