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4:43

  本文关键词: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社会主义 发展观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陆续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生代生态社会主义者,他们的出现使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概括起来可归结为以下四大论题:(1)为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发展观所进行的辩护;(2)对“第一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生态批判;(3)对资本主义发展观的生态批判;(4)对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设想及其实现。具体说来,一是针对西方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发展观的诘难,生态社会主义者纷纷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发展观、“控制自然”观、共产主义设想进行了辩护。这种辩护使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面对生态问题的解释力和批判力,当然他们的辩护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二是针对“第一时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社会主义者分别从民主传统、价值理念、政治经济特征、增长极限等角度进行了批判性分析。这种分析对于我们认清苏联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的实质有很大的帮助,但据此并不能阻止我们去挖掘传统社会主义的生态遗产。三是针对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社会主义者在明晰生态环境问题状况的基础上,探究了生态危机的根源,批判了生态资本主义的不可能性。这种分析为我们认清生态危机的原因有很大帮助,从而为我们克服生态危机奠定了基础,但生态社会主义者的分析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四是生态社会主义者从社会主义、生态学和女性主义三个维度描绘了未来绿色社会的蓝图,以及为了实现这一蓝图全球生态社会主义者在全球所做的实践努力。生态社会主义者的蓝图设计较之前的生态社会主义者更加详尽,其所认为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能否成为一种替代性选择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这些论题对我国的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不少启发价值,但其内涵和路径选择与科学发展观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发展观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2;D033.4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10
  • 目录10-17
  • 绪论17-29
  • 一、选题的缘起17-2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0-22
  • 三、概念界定、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22-29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发展观与环境问题29-71
  • 第一节 西方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发展观的诘难29-32
  • 第二节 当代生态社会主义者的辩护32-66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发展观未必引起生态环境问题32-42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控制自然”观未必引起生态环境问题42-52
  • 三、马克思恩格斯不是“普罗米修斯式”的人52-57
  • 四、共产主义的生态意蕴57-66
  • 第三节 评论:正确理解生产力发展观的生态内涵66-71
  • 第二章 “第一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环境问题71-117
  • 第一节 “第一时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环境问题71-75
  • 一、问题的缘起71-72
  • 二、对“第一时代”社会主义国家环境问题的基本判断72-75
  •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对“第一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分析75-89
  • 一、民主传统和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的缺失与生态危机75-79
  • 二、“第一时代”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与生态危机79-85
  • 三、增长的极限与生态危机85-89
  • 第三节 评论:重视“第一时代”社会主义的生态遗产89-117
  • 一、马克思恩格斯及其之前的社会主义与环境问题的相关性89-102
  • 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环境问题上所做的贡献102-117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发展观与环境问题117-187
  • 第一节 生态环境问题的事实117-129
  • 一、资本主义否定生态危机的种种伎俩117-120
  •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判断120-129
  • 第二节 生态危机的根源129-139
  • 一、资本主义的本性129-134
  • 二、资本主义的本性与环境相冲突134-139
  •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资本主义的批判139-176
  • 一、市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140-145
  • 二、新型的绿色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145-159
  • 三、减少人口数量并转变个人生活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159-176
  • 第四节 评论:辩证看待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观的批判176-187
  • 一、辩证看待生态环境问题的事实176-179
  • 二、辩证看待生态危机的根源179-180
  • 三、辩证看待生态资本主义180-187
  • 第四章 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设想及其践行187-265
  • 第一节 发展的社会主义维度187-203
  • 一、共同所有187-197
  • 二、和平197-201
  • 三、平等201-203
  • 第二节 发展的生态学维度203-214
  • 一、马克思主义与能源问题:两种对立图式的并存203-208
  • 二、以可更新能源为基础的物质生产何以可能208-210
  • 三、以生态为导向的能源革命210-214
  • 第三节 发展的女性主义维度214-231
  • 一、生态社会主义既要批判资本主义也要批判父权制215-218
  • 二、生态社会主义要重视妇女劳动对人类社会可持续性的作用218-225
  • 三、生态社会主义要团结劳工运动与包括妇女运动在内的新社会运动225-231
  • 第四节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践行231-250
  • 一、生态社会主义在非洲231-232
  • 二、生态社会主义在亚洲232-234
  • 三、生态社会主义在欧洲234-238
  • 四、生态社会主义在大洋洲238-239
  • 五、生态社会主义在美洲239-250
  • 第五节 评论: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社会发展愿景的启示与局限250-265
  • 一、警惕所有制问题上的两种倾向250-254
  • 二、努力解决我国工农业生产中的新陈代谢断裂问题254-258
  • 三、重视妇女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258-260
  • 四、星星之火,能否燎原?260-265
  • 结语265-269
  • 附录269-271
  • 参考文献271-28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281-283
  • 致谢283-285
  • 个人简历285-2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丹尼斯·瑟龙 ,刘仁胜;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3期

2 蔡华杰;;只有重构社会主义才能克服生态危机——萨拉·萨卡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论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李建平;;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几个问题——兼评董必荣《马克思如何理解经济学的哲学贫困——以〈哲学的贫困〉为例》[J];东南学术;2012年03期

4 聂长久;;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2期

5 李昌平;慎言农村土地私有化[J];读书;2003年06期

6 陈永森;;以“生活的逻辑”替代“资本的逻辑”——岩佐茂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评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李建平;;善于在研究实际问题中实现理论创新——《生态生产力导论》读后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陈永森;;超越资本与自然的矛盾——评福斯特的生态社会主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6期

10 姚单华;;为后代而斗争:一位生态社会主义者的观点[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万希平;政治哲学视域下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马晓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图式、价值追求与现实启示[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8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18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