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义困境与克服——基于政治文化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8 19:20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义困境与克服——基于政治文化视角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化 道义困境 现代工商业 传统农业 “中国梦”


【摘要】:现代工业生产是作为维护传统道义原则的工具而被洋务派引入中国的,可是历史嘲弄了企图用现代工业文明守住传统统治秩序的人们。传统道义原则在与现代工商业旷日持久的博弈中败下阵来,而现代工商业同样无法彻底改变中国特有的文化类型。走出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义困境,只能在双方的碰撞中创造中国式的工业文明。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条件出发,正在引领中国人逐步克服工业化进程中的道义困境。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国式民主发展与传统文化走势研究”(2015040334);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梦’实现路径的顶层设计研究”(2015030325)
【分类号】:D0;F429
【正文快照】: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约110年的近代史,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为寻求救亡图强之路的坚韧与智慧;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近代中国告别传统走向现代的足迹。本文所关注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义困境问题。一、道义困境解题简言之,中国的工业化历程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碚;;中国工业化60年的经验与启示[J];求是;2009年18期

2 蒋涛;;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国情分析[J];理论导报;2011年06期

3 龚新蜀;中国工业化五十年回眸与评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4 姜爱林;中国工业化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前进;2002年05期

5 唐日梅;谈“156项工程”在中国工业化初创中的地位[J];理论界;2004年01期

6 朱佳木;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02期

7 高晶;;刘少奇中国工业化思想综述[J];理论界;2006年03期

8 王成元;;中国工业化制度选择的历史分析[J];世纪桥;2006年05期

9 唐日梅;;“156项工程”与新中国工业化[J];党史纵横;2009年11期

10 刘天旭;赵兆东;;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工业化的展望[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德勇;;中国工业化五十年回顾与反思[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2 何维达;宋胜洲;;中国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3 董志凯;;党领导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本经验[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4 陈国清;徐琳;;简论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关于中国工业化的若干思想[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李学通;;翁文灏中国工业化思想初探[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6 朱佳木;;陈云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A];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5年

7 谭乃彰;;论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思想[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意恒;刘一力;;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毛泽东与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9 江艺东;;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演变及空间特征研究——基于典型相关模型的计量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刘方健;;中国经济60年的回顾与展望[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谢作诗 张原浩;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之路必须转型[N];证券时报;2013年

2 龙昊;中国工业化走到了哪一步㑇[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记者 方烨;中国工业化步入更需耐心的时代[N];经济参考报;2012年

4 南方周末评论员 李铁;警惕中国工业化“未熟先衰”[N];南方周末;2012年

5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整理;信息化:为中国工业化装上智慧“大脑”[N];新华日报;2008年

6 工经所 赵英;中国工业化:从一穷二白走向辉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董志凯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研究员;董志凯:中国工业化60年的道路与建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霍冉冉;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竞争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陈淮;中国工业化资源告急[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疆城;中国工业化中的竞争力问题[N];中国经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玉玲;论中国工业化的主体和主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周维富;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佳燕;1949-2009年中国工业化的演进轨迹及趋势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刚翠翠;多重约束条件下中国工业化的路径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蔡美香;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制度基础[D];西北大学;2006年

4 赵立姣;中国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黄英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姜长青;延安时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05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305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