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国家认同政治的双元性结构及其同一性机理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国家认同政治的双元性结构及其同一性机理 出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双元性 同一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将认同政治置于多民族国家这一现实语境中进行研究,其重要价值集中体现于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这两个核心议题所展开的理论探讨、问题梳理与策略建构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紧张缘于认同政治的双元性结构,但双元性结构并不必然带来对抗性冲突抑或分离主义,其间所蕴含的同一性机理使得民族国家可以通过公民认同的培养来促进国族认同的一致性。民族国家认同政治的建构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发展,既需要利用政治法律资源的有效整合,也依赖于共同体成员文化理念与社会心理的有机统整。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主动面对"现代性"给认同政治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以宪法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一致性与和谐性。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14XJC710001)
【分类号】:D032
【正文快照】: 对于认同政治问题的研究主要缘于对现实问题的考量,上个世纪就有学者指出,“认同政治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在这个世纪的第三个25年内出现的极其迅速、深刻的变动和转型的结果。”[1]在多民族国家语境中进行认同政治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国家学说来解读并解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秀红;张斌;;试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对边疆稳定的意义——以新疆为例[J];民族论坛;2011年22期
2 寇新华;王帆;帕尔哈提;;提升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3 张建军;李乐;;论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J];前沿;2013年07期
4 刘洁;;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读《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J];中国投资;2013年06期
5 门洪华;;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6 涂敏霞;王建佶;萧婉玲;谢美玲;;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J];青年探索;2014年02期
7 李强;;通过社会建设推进国家认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05期
8 吉红立;;关于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理论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年14期
9 ;21世纪好书榜[J];书城;2005年06期
10 苏晓龙;;浅论中文语境中的国家认同[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践;;宗教的类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2 饶印莎;;大学生国家认同对其与奥运卷入的影响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应小萍;陈午晴;王兵;王俊秀;杨宜音;;国家认同和体育观念关系初探[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雷琳;;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西北边疆执政安全理念构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南长森;;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市场化运作与国家认同研究[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6 刘新利;;试论电视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7 李宜强;;对区域一体化文化认同的研究:以法国与欧盟为例[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韦磐石;赵燕;张翔;;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刘永松;Michael H.S.Lam;Beeto W.C.Leung;;国家认同与北京奥运会: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学生的回应(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10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高山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认同的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刘力达;法国:国家认同大讨论解决了什么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冯绍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难以抉择: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俄罗斯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李禹阶 向中银;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国家认同观念[N];光明日报;2011年
5 刘力达;法国移民与国家认同部“立与废”的纠结[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立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的国家认同及面临的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韩震;中国梦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N];北京日报;2013年
9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王超品 杨荣华;中国梦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N];云南日报;2014年
10 于福坚;一杯鸡尾酒:美国民族与国家认同的构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颖;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D];吉林大学;2015年
3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宁飞;民国时期河北回民的国家认同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梅永杰;公民身份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关晓琼;国家认同视域下边境教育安全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孔锦秀;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互动中的边疆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关f ;一个彝族土司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汶一凡;建国初期(1949-1957)《人民日报》少数民族报道对国家认同的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梁璐;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黄康;香港媒体的“国家认同”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王竹溪;甘南藏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10 罗秀华;巩固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13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31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