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民族主义的怨恨心理及其超越

发布时间:2017-12-24 17:17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主义的怨恨心理及其超越 出处:《学术交流》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主义 认同 怨恨 敌友 社会心理


【摘要】: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认同"被视为构成民族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怨恨"这种心理情感也常常被强化为群体或民族情绪,推动了现代主权国家的发展。甚至在西方的理论传统中,这种怨恨和敌意的心理也被视为现代性理论、民族理论和国家学说中的基础因素。因此,必须反思和批判对怨恨心理的这种双重强化,重塑理论认识,从尊重和"有差异的共存"出发来看待民族关系,从而在根本上抑制极端政治民族主义。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D032
【正文快照】: 一、认同:民族主义的心理基础民族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5世纪莱布茨格大学的校园学术讨论,在一场围绕波希米亚人出生地(nations)问题的争论中,人们首度使用了nationalism一词。1836年,英语中首次使用了民族主义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它被解释为宗教中“神造的客体”。直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玲;社会心理稳定与社会稳定[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王继荣;从“五项因素公式”看社会心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3 赵本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极社会心理透视[J];内部文稿;2001年24期

4 白士萍;若干不健康社会心理的矫正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界;2004年04期

5 王月光;;发挥文化功能 调整社会心理[J];理论学习;2006年08期

6 樊金山;;非直接利益冲突与社会心理优化[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2期

7 李德周;;注重建设和谐的社会心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05期

8 王杰;;社会心理优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年06期

9 徐静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社会心理路径[J];前沿;2009年13期

10 乔夏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社会心理变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大均;陈旭;;中国转型时期公民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研究(I)[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万涛;;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关注社会心理[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3 田步双;;试析当今国企工人的社会心理[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汤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心理[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时勘;;危机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何佳讯;;品牌资产测量: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视角的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沈杰;;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8 车文博;;当代中国大陆人社会心理的特点及其走向[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孔陆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开的一道难题——按要素分配中的公平正义观及一种社会心理的矫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訾非;;完美主义研究的社会心理视角[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肖畅;从社会心理着手化解执法冲突[N];长江日报;2013年

2 石伟;运用社会心理学阻击非典[N];光明日报;2003年

3 毕舸;心理危机引发社会问题[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汪 挺;社会心理失衡的消解“偏方”[N];中国商报;2005年

5 辛允星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汶川“5·12”地震灾区社会心理考察记(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马宝和;社会心理与社会管理[N];鞍山日报 ;2011年

7 中共长治市委党校 暴伟晨;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救治[N];山西党校报;2013年

8 宜宾学院 何奎莲;建立社会心理 救助疏导机制[N];光明日报;2013年

9 沈杰;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之嬗变[N];北京日报;2005年

10 宋惠昌 李建华 成伯清 李伟民;走出“社会性的二难困境”[N];北京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静;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中的社会心理变动(1978-1984)[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婷婷;科技创新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邹滨;论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作用[D];广西大学;2003年

3 余玖珍;转型期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失衡与引导[D];中南大学;2003年

4 潘梅;社会心理—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谷岩;论转型期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的双重变迁[D];吉林大学;2013年

6 刘虹;利益冲突视域下社会心理失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7 张玲;技术的符号意义及对社会心理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韦玉梅;论网络负面社会心理的成因及调控[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 李朔;“仇富”社会心理的唯物史观阐释[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吴迪;论我国政府培养健康社会心理的责任与进一步措施[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9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329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1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