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选择”和“比较优势”——“苏联模式”为何丧失历史合法性
本文关键词: 替代性选择 比较优势 苏联模式 历史合法性 出处:《探索与争鸣》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需要回顾苏联模式发生、发展及其衰落的全过程。苏联模式的发生有其顺应客观历史需求的"历史合法性",因此曾获得社会下层民众和被压迫民族的认同。但是,在俄国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理论中作为"替代性选择"的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转化为实践中的国家主义的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与"落后社会"并存的苏联模式反映出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也蕴含着"合法性危机"。当苏联模式在与外部世界的竞争中丧失"比较优势"时,合法性危机的爆发将其推向衰落的进程。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改革进程中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苏联模式的终结同样顺应了客观历史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扬弃苏联模式的前提下成立的。没有对苏联模式的批判,改革无从谈起,中国道路也无从开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态度也是检验改革立场的试金石。
[Abstract]: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the Soviet model. The occurrence of the Soviet model has its "historical legitimacy" in keeping with the objective historical demand. Therefore, it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lower class and oppressed nations. However, in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Russia. In Marx's theory, the post-capitalist socialism as the "alternative choice"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practical nationalistic Soviet Union (Stalin). Model Socialism. The Soviet model of "strong country" and "backward society" reflects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re is also a crisis of legitimacy. When the Soviet model loses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its competi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e breakout of the Soviet Un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any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the Soviet model. The end of the Soviet model also compli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bjective histor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premise of sublation of the Soviet model. Without criticism of the Soviet model, the reform could not be discussed. It is in this sense that attitudes toward the Soviet model are the touchstone for testing the reform stanc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与当代世界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国通史(六卷本)”(11&ZD134)
【分类号】:K512.5;D034
【正文快照】: 当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成为苏联史研究中的争论焦点。对立的观点并非源自不同的史料依据,而是出于对同一历史过程的立场相反的诠释。其中,最具本体论意义的是关于苏联模式历史地位的认识。有些肯定者将其奉为“历史必然性”的产物,因此它的失败是被“错误路线”和“叛徒”出卖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8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巍;“创新”缺失:前苏联体制的一个教训[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5期
2 徐行言;;“创作方法”的勃兴与式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潘素洁;苏联模式的弊端与联盟国家解体之关系探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鲁法芹;孙占萍;;新民主主义与苏联模式的艰难接轨[J];世纪桥;2007年05期
5 柳绩;李姜;;试析大跃进运动的苏联因素[J];党史文苑;2007年20期
6 代先祥;;向社会主义过渡战略的嬗变——论苏联模式对过渡战略调整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年09期
7 张春慧;刘庆乐;;中国“大跃进”与苏联模式关系探究[J];社会科学家;2010年09期
8 陈杨;;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失控之管窥[J];理论探讨;2011年01期
9 宋保民;张加明;;论苏联模式与苏东剧变[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10 侯茂松;;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研究[J];大视野;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寒冰;项佐涛;;苏联模式的特征及其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关系[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2 庄桂成;;胡风与苏联模式文学批评[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前;;文学理论与“苏联模式”[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马龙闪;;俄罗斯如何克服苏联模式失败的后果?[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何云波;;苏联模式与中国文论话语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蔡金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扬弃[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7 李中元;丁润萍;;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8 朱晓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教育经验教训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时青昊;;6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变革[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10 孔寒冰;;“一边倒”锁定的主要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凌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N];学习时报;2007年
2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原则区别[N];学习时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员 马龙闪;不能混淆两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内涵[N];北京日报;2007年
4 吉力;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N];学习时报;2007年
5 郝时远;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苏联模式”[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吉力;在十七大的基础上凝聚改革共识[N];学习时报;2007年
8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莫斯科大学教授 V.布洛夫;失败的只是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海因茨·迪特里奇 墨西哥城城市自治大学教授 李静 译;苏联模式的失败之处在哪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潍坊市委党校 张兰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超越[N];潍坊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形成、僵化及其教训[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邢和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吕雪峰;从“人民民主”到“准斯大林体制”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龚培河;“中轴线”理论及其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比与反思[D];山东大学;2007年
5 海芬蕾;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罗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间[D];复旦大学;2007年
8 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同济大学;2008年
9 栗献忠;大俄罗斯主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陆道坤;制度的输入与体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民哲;苏联模式与沙俄帝国模式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颖;对“苏联模式”的经济学反思[D];河北大学;2000年
3 戴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思考[D];新疆大学;2011年
4 尚金州;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宋秀娟;论苏联模式对中苏分裂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年锦;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谭妹冬;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创新[D];武汉大学;2005年
8 石晓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伟;从中苏两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对比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王慧君;我国近现代师范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73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47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