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基本善”的三种解释进路
本文关键词: 罗尔斯 政治哲学 正义原则 “基本善” 出处:《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本善"是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基本理念和要素之一,在"正义原则"的论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基本善"的解释在其正义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罗尔斯提供了对"基本善"的三种解释,即"善的弱理论"解释、"公民需要"解释和"人际比较"解释。第一种解释基于合理性的善和心理学,第二种解释基于公民的两种道德能力,第三种解释则是一种功能性解释。只有"公民需要"解释能够作为解释"基本善"的独立进路。
[Abstract]:"basic good" is one of the basic concepts and elements of Rawls's "as fair justic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rgu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Therefo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basic goo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its theory of justice. That is, "weak theory of good", "citizen needs"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 explanation. The first explanation is based on the rationality of good and psychology, the second interpretation is based on the citizen's two kinds of moral ability. The third explanation is a functional one. Only the "citizen needs" explanation can be used as an independent way to interpret "basic goo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D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大志;;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形而上学基础[J];哲学动态;2009年10期
2 J.纳维森;姚大志;;罗尔斯与功利主义[J];世界哲学;2011年01期
3 姚大志;;罗尔斯的“基本善”:问题及其修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黄斌;张丽芳;许伟;;浅谈罗尔斯与诺齐克的两种正义观[J];科技信息;2010年27期
5 欧阳英;;关于正义的不同认识[J];哲学动态;2006年05期
6 姚大志;;罗尔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批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3期
7 姚大志;;批判之批判:功利主义对罗尔斯的反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唐慧玲;;罗尔斯《正义论》中的自由平等观评析[J];理论导刊;2008年12期
9 傅强;;平等正义论对公平正义论原则的互镜、批判与重建[J];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11期
10 傅强;;平等正义论对公平正义论原则的互镜、批判与重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唐正繁;;我国政治哲学若干问题研究综述[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6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7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8 易小明;吴兴顺;;正义运行发展的四大原则——从差异与同一辩证统一之角度来考察正义[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周芬;;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综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波;罗尔斯:基于正义原则的平等观[N];学习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洪波;阅读伯林的十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4 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尔斯、诺齐克、布迪厄三人祭[N];南方周末;2003年
5 青年学者 江绪林;捍卫自由[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廖申白;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N];学习时报;2003年
7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王立;“思想中的现实”:政治哲学的兴起[N];学习时报;2009年
9 谭彦德;商议民主与政治中的道德分歧[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张国清;打造中国的罗尔斯产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长春;逻辑在先的个人权利[D];吉林大学;2006年
2 孙平;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徐作辉;罗尔斯正义观念转向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6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8 欧阳向英;论政治哲学中的道德预设[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齐宝江;政治公平与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伟;桑德尔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分配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雅林;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姚萍;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白利军;自由与平等之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建勋;罗尔斯的权利思想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谭建明;英美新左派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理论批判[D];山西大学;2008年
7 王栋;正义首要性思想:批判与建构[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彭飞;罗尔斯正义概念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赵志华;从伦理维度看罗尔斯的正义论[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50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5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