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政治文化内质演变与功能循环的政治体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1 10:30

  本文关键词: 政治体系 政治文化 内质 演变 功能 出处:《江汉论坛》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虽分属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两个不同范畴,但二者之间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政治体系在孕育与之相匹配的政治文化时就塑造了政治文化的内质,政治体系自身的嬗变又决定了政治文化内质的演变规律,而政治文化内质的演变引发了其对政治体系支持与反对的功能循环,在此过程中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都朝着政治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可见,政治体系在政治文化的内质确立、内质演变及功能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政治体系的视角深入探讨政治文化建设之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Abstract]:Although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system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existence,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 ev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tself determines the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ndoplasm of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endoplasm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leads to its functional cycle of supporting and oppos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this process, both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are develop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olitical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doplasm, the evolution of the endoplasm and the functional cycle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prob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3年度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网络政治文化与网络政治参与互动机制研究”(SKQNGG13010) 2015年度甘肃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重点项目“网络舆论侵蚀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四位一体’协同应激体制研究”(XCSXZ201503)
【分类号】:D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翰卿;论中原文化及其精神[J];学习论坛;2004年10期

2 温博;;煤炭文化和煤炭文化转型[J];学理论;2012年05期

3 沈桂萍;;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是文化”论[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戚攻;网络文化对现实文化的影响[J];探求;2001年04期

5 刘国平;加强面向现实的吉林省文化研究[J];新长征;2001年10期

6 陈仕龙;文化建设的几个关系[J];群众;2003年07期

7 孔令友;挖掘历史文化瑰宝 繁荣秦淮文化产业[J];求是;2004年06期

8 王舒;;“文明冲突”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J];理论探讨;2006年02期

9 乌云巴图;;草原传统文化的流变与特征[J];实践;2006年03期

10 郭成龙;;法律文化:一个概念的澄清[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风平;;区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李翠玉;文洪朝;;市场经济视角下的文化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杨福泉;;再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危机——以云南省为例[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俞岚;;浅论领导在工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浙江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作清;;黑龙江文化的发展、特点与创新[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6 张鑫;;黑龙江精神文化初探[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7 陈易洲;邹聪顺;;漳州文化特征浅析——兼谈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杨宜勇;董进修;;澳门文化产业前景与定位分析[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华;郑长兴;;研究所文化建设刍议[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九辑[C];2002年

10 张守智;;民博会——长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品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若风;机遇:“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张小明;用传统文化缔造品牌文化辉煌[N];市场报;2003年

3 穆益斌;我们期盼和追求怎样的律师文化[N];法制日报;2006年

4 柳鸿斌;重构现代区域文化 增强九江发展动力[N];九江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单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一种全新的方式[N];无锡日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 易家言 柏文学 金海燕;“洗脚文化”之争争什么[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孙晓林;推进廉政文化建设[N];吉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谢颖;中国文化产业在改革开放中前进腾飞[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冯洪波;实施五大战略 抓好五个一批 为建设和谐邯郸、魅力邯郸、创新邯郸做出积极贡献[N];邯郸日报;2009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 常绍舜;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心主义特征[N];人民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平聚;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D];南开大学;1997年

5 王云芳;迁徒流变中的文化传统:境外鲁籍作家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四川大学;2002年

7 周桂君;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逸宁;江南都市文化源流及先秦至六朝发展阶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星;楚文化语境中的道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邓春梅;水田人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姜康;云南傣族、白族龙舟(船)制作文化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4 潘晓磊;甘肃省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刘胜男;论英国保守主义政治文化对其政治制度的塑造[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亚威;20世纪50-70年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朱虹;主题空间的表达与文化符号的提炼[D];上海大学;2015年

8 何虎;文化、语言与颜色认知的关系:蒙古族与汉族大学生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倩;稷山高台花鼓的艺术特征及传承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张明轩;语用学视角下的李安电影及其所反映的跨文化交际现象[D];山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51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51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