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权、偶然性逻辑与话语理论——解读拉克劳与墨菲的《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
本文选题:拉克劳 切入点:墨菲 出处:《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拉克劳和墨菲看来,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危机的根源在于其以自然主义、理性主义为特征的本体论基础,已经无法应对全球化与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社会斗争多样化与多元化的挑战。同时,与这一多元性相符应的是,领导权的逻辑正在依其偶然性的逻辑不断扩散,以应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多元性要求。偶然性的领导权逻辑与多元性的政治现实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耦合性。
[Abstract]:In Laclau and Murphy's view, the root of the crisis of classical Marxist theory lies in its ontological foundation characterized by naturalism and rationalism. The challenges of diversity and pluralism brought about by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re no longer being met. At the same time, in keeping with this plurality, the logic of leadership is spreading in accordance with its accidental logic, In order to meet the pluralistic demands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there is an inherent coupling between the logic of accidental leadership and the political reality of pluralism.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D0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凡;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下)[J];河北学刊;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晓楠;韩振江;;试论“后马克思主义”的发生与特点[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2 刘莘;;葛兰西:政治战略与文化战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陶火生;郭健彪;;时代主题视阈下的阶级意识:马克思与后马克思思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3期
4 王芳;;评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5 徐翔;;论媒介传播中的“第一人效果”[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彭冰冰;;话语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4期
7 尹树广;解构、领导权与后马克思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7期
8 彭冰冰;王柏霞;何羽;;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中)[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09期
9 闫海潮;;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沈朝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对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意识形态理论的探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冯颜利;王雄;;柯亨的公正思想初探[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何海兵;;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评介[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3 王平;;辨析与反思:后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主义[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孟鑫;;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清涛;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赵春清;历史与人的解放[D];复旦大学;2011年
4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聪;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浪漫派、黑格尔与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姜海波;青年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金辉;理解马克思[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罗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间[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胡兵;“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本原则论纲[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现实的表达 理论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2 曲常明;大庆石油工人社群文化生活的变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密;多元性理论与有限领导权[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刘振怡;拉克劳:从后结构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谭天;从文化领导权到激进民主政治[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陈霁;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理论[D];山西大学;2008年
7 刘宝成;马克思主义对女性主义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雄;柯亨公正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谭佳雯;拉克劳与莫菲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理论[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李昕;对查特尔·墨菲激进多元民主理论的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品;;国内学界关于拉克劳、墨菲的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2 陈炳辉;;试论葛兰西的领导权思想[J];政治学研究;1989年02期
3 孔明安;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勇;;葛兰西的政治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5 陈培永;;马克思“资本构成”概念的反向重构——对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阶级构成”学说的评判[J];现代哲学;2011年03期
6 陈刚;;对抗性政治、话语接合与多元而激进的民主——拉克劳和墨菲的政治思想述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陈燕谷;Hegemony(霸权/领导权)[J];读书;1995年02期
8 张郁兰;;葛兰西论领导权闻题——读《狱中札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84年01期
9 徐爱玉,张建荣;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思想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萌芽[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6期
10 徐罗卿;;拉克劳和墨菲:“多元激进民主”思想[J];理论探索;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山小琪;张周志;;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启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鞠健;;瞿秋白关于国家政权的思想[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3 刘学著;王宝成;;论“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内核[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龚育之;关于人权这面旗帜[N];北京日报;2002年
2 李青宜;社会变革[N];学习时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霁;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理论[D];山西大学;2008年
2 王云;墨菲激进民主理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谭天;从文化领导权到激进民主政治[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刘彦涛;葛兰西的政治哲学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张晓密;多元性理论与有限领导权[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胡雪萍;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王海风;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李延军;拉克劳、墨菲激进民主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曦宁;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启示[D];复旦大学;2009年
10 令小雄;拉克劳与墨菲的文化霸权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7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7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