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黄宗羲法律政治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16 20:08

  本文选题:黄宗羲 切入点:封建政治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其父黄尊素是明熹宗时期山东道监察御史,素以敢言著称,同时又是东林党骨干分子,因此得罪了当时的阉党首领魏忠贤,后遭到残酷迫害致死。黄宗羲上京为父申冤,在公堂之上用铁锥怒刺阉党分子,表现出惊人的魄力和勇气。崇祯二年后,黄宗羲加入复社,积极从事与阉党余孽的斗争。明亡之后,黄宗
[Abstract]:Huang Zongxi, Taichong, No. Yuyao, Zhejiang, a famous thinker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Huang Zongxi was born in an official family. His father, Huang Zongsu, was a supervisory officer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Ming Xizong period. He was known for his daring speech. He was also a backbone member of the Donglin Party, thus offending Wei Zhongxian, the then leader of the Eunuch Party, and was brutally persecuted to death. Huang Zongxi went to Beijing to avenge his father's grievances and used iron cones to stab the cauchs in court. Showing amazing courage and courage. Two years after Chongzhen, Huang Zongxi joined the Society, actively engaged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 leftover neuter. After the death of Ming Dynasty, Huang Zong
【作者单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
【基金】: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C2012111
【分类号】:B249.3;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瑜;;阮元学术思想生成探源[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2 朱义禄;论刘宗周的唯意志论——兼论阳明心学的终结[J];东方论坛;2000年03期

3 朱义禄;;从“以学术杀人”到“以理杀人”——兼谈哲学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东方论坛;2006年01期

4 马育良;;《淮南子·要略》与近世章胡诸子学论争[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钞晓鸿,郑振满;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3年03期

6 戚学民;严复《政治讲义》文本溯源[J];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7 陈方竞,穆艳霞;对鲁迅与章太炎的联系及其“五四”意义的再认识[J];齐鲁学刊;2004年04期

8 张昭军;论章太炎的经史观[J];史学史研究;2004年02期

9 刘颖,樊志辉;无神主义的批判与人本主义的诠释——陈独秀宗教思想探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孔定芳;;明遗民的“后王”理想及其恢复期待[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俞荣根;;黄宗羲的“治法”思想再研究[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任俊华;李朝辉;;黄宗羲与霍布斯的人性论之比较[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杨朝亮;李绂与《陆子学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冯玉荣;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邦凡;中国逻辑与中国传统数学[D];南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梅;传播的责任与负责任的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朴晋康;论传统义利观的现代流变[D];延边大学;2003年

3 肖剑平;章太炎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D];湘潭大学;2003年

4 黄惊涛;臻于“悲剧”的生命与思想境界[D];湘潭大学;2003年

5 廖芹;严复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章海凤;清代海宁查氏家族诗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颖;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江辉;论章太炎的汉晋学术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刘荣丽;清代禁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初探[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刘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社会治乱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契;论黄宗羲的“工夫所至即是本体”说[J];浙江学刊;1985年02期

2 蔡尚思;黄宗羲反君权思想的历史地位[J];文史哲;1987年02期

3 李俊英;略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4 余金华;黄宗羲哲学思想的启蒙品格──纪念黄宗羲逝世三百周年[J];孔子研究;1995年03期

5 朱维铮;在晚清思想界的黄宗羲[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朱义禄;黄宗羲哲学史方法论发微——兼论《明儒学案》[J];哲学研究;1985年04期

7 唐凯麟;;论黄宗羲的伦理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6期

8 李明友;黄宗羲论儒学[J];浙江学刊;1992年06期

9 周文玖;黄宗羲顾炎武之比较[J];孔子研究;2003年03期

10 李伟;;从制度设计看黄宗羲的民本思想[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德昌;;工夫所至,即其本体——黄宗羲实学哲理探析[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爱平;;略论全祖望对黄宗羲学行的表彰与传承[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光;;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的现代价值[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海红;;黄宗羲的理学品格[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良荒;;略论黄宗羲思想中“变”的灵魂[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董根洪;;论黄宗羲实学的基本特点[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俞荣根;;黄宗羲的“治法”思想再研究[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发贵;;试论黄宗羲“公天下”的民主性思想[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_g;;《易学象数论》刍议[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余金华;;黄宗羲的人学思想[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俊;黄宗羲及其《明儒学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潘起造;黄宗羲学术成就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价值再认识[N];光明日报;2010年

3 吴光;论黄宗羲的思想创新及其当代意义[N];学习时报;2010年

4 省社科院研究员 吴光;黄宗羲的思想创新及其当代价值[N];宁波日报;2010年

5 吴光;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理论结构及其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7年

6 记者 毛传来邋通讯员 廖小清;省儒学学会在杭成立[N];浙江日报;2007年

7 ;浙东学术——关注治乱兴废 穿透世道人心[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蔡剑兴邋王金池 王磊;一代宗师唐泰[N];闽南日报;2008年

9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张昭军;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敏;“经世致用”[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浩;黄宗羲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永忠;圣贤救世[D];复旦大学;2005年

4 常裕;河东学派考论[D];南开大学;2006年

5 童中平;随处体认天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房秀丽;李二曲理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郭素红;明代经学的发展[D];山东大学;2008年

8 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孔慧红;吕g呷恃а芯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春宏;论黄宗羲对王学的修正及对王学末流的救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晓;穷达一真儒,俯仰皆自得[D];西南大学;2010年

3 谢诗晓;在民本与民主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黄敦兵;《王畿学案》与黄宗羲的哲学史观[D];武汉大学;2005年

5 吴增礼;《明夷待访录》的待访对象辨析[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李海兵;黄宗羲政治哲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慧;黄宗羲易学观初探[D];复旦大学;2009年

8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盛喜;冯契对王阳明、黄宗羲工夫论的考察与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巫殷波;黄宗羲的宋明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21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21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