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实践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石

发布时间:2018-03-20 19:38

  本文选题:历史虚无主义 切入点:基石 出处:《前线》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突破了学术领域,超越了西方地域限制,在政治领域和中国都有了滋生的环境。尤其是在新媒体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其负面影响更容易放大。这就警醒我们,要撕掉其包装以揭露其本质,自觉展现历史真貌以正视听,通过改进党的领导以提高执政能力,厚植思想土壤以坚定我们的立场观点,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一言以蔽之,历史的实践以及实践的历史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固基石。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trend of historical nihilism has broken through the academic field, transcended the western regional restrictions, and created a breeding environment in both the political field and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It is easier to amplify its negative effects. This cautions us to tear off the packaging to reveal its essence, to consciously show the true historical appearance so as to be positive, to improve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ruling ability, and to cultivate the ideological soil to strengthen our stand. In a word,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and the practical history are the solid foundation stone of criticizing the historical nihilism.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分类号】: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历史虚无主义评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张晓红;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7期

3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红旗文稿;2009年09期

4 万陈芳;;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1期

5 李翠;;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其对策[J];才智;2013年20期

6 望之;;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否定社会主义[J];中华魂;2014年15期

7 程馨莹;卢黎歌;;近年来国内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8 ;国内近期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0期

9 唐莉;;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诉求与双重应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年07期

10 杨金华;;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历史性[J];中华魂;2013年1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邹诗鹏;现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成因[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耿雪;历史虚无主义如何虚无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杨军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了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徐达内.com;为什么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N];东方早报;2014年

5 杨俊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及产生原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 刘书林;理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三条主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维梅;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评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笑涵;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重现及其批判[D];燕山大学;2014年

3 周希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40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40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