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试论丸山真男对南原繁学术思想的传承性批判

发布时间:2018-03-22 08:03

  本文选题:丸山真男 切入点:南原繁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南原繁与丸山真男师生二人作为日本著名的思想家,在二战后日本处于民主国家转型期,对天皇与天皇制的批判、对日本新宪法和各项教育改革的导引作用,影响深远,无人出其右。然而细加深究,二者的学术思想亦有不少分歧与"对决"。丸山真男对南原繁思想的批判、继承,正反映了日本战后民主国家转型期的思想变化。
[Abstract]:As a famous Japanese thinker, Namehara and Maruyama were two famous thinkers. After World War II, Japan was in a period of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Its criticism of the emperor and the emperor's system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Japan's new constitution and various educational reform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and "duels" between them. Maruyama's 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 of Nanyuan's complex thought reflect the change of Japanese thought in the period of post-war democratic countr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93)
【分类号】:D091;K3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丽;;南原繁的知性学术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韩东育;;两个“八·一五”[J];读书;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原李刚;;“道治文化”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艳涛;;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中国问题”[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4 黄涛;;市民社会理论的谱系——从霍布斯到马克思[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张俊会;;试论当代中国政治秩序[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2期

6 郭世杰;;约翰·洛克《政府论》的逻辑基础评析[J];创新;2012年03期

7 李娜;杨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杨帆;;浅议政治思想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8年04期

9 卢丽;;南原繁的知性学术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李琦;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和目标——对司法正义的一种理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2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新安;阿伦特公民政治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薇;现代政治宽容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7 卢丽;南原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海燕;私有财产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论环境人权的困境[D];吉林大学;2011年

2 林艳婷;成年监护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赵春梅;霍布斯与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初艳利;美国政治文化的特质及政治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海娜;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本质学说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周生芳;教育发展的权力与利益逻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化;论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叶林峰;库切小说人物的命运与救赎[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竟;洛克社会契约理论的逻辑架构[D];河南大学;2008年

10 曲娜;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法律观及其法治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韩东育;;两个“八·一五”[J];读书;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浅谈巴贝夫主义中的革命专政思想[J];史学集刊;1988年04期

2 石艳春;;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0期

3 马细谱;吉拉斯思想剖析[J];世界历史;1989年05期

4 粟迎春;;论斯大林关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及其局限性[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李永晶;;战后日本市民社会论的展开——以其对中国社会的参考意义为中心[J];太平洋学报;2009年07期

6 岳宗福;;解读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思想[J];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01期

7 黄兰堞;;浅谈20世纪前半期欧洲联合统一思想[J];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8 李艳;;国内外关于安德鲁·杰克逊思想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3期

9 徐梅清;;浅谈法国启蒙运动爆发的因素[J];中外企业家;2011年04期

10 李秀石;日本倒幕维新思想的形成[J];世界历史;198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孔绍;;论父系家族公社的二重性[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福德;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D];西北大学;2005年

2 陈曦;赫茨尔及其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国宏;列宁斯大林文化革命思想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胡黎霞;务实·理性·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卢丽;南原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澜;伍德罗·威尔逊社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旭鹏;“欧洲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4年

8 谭志词;越南闽籍侨僧拙公和尚与十七、十八世纪中越佛教交流[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敖佳鹏;论谢·尤·维特的现代化思想[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欧阳萍;论孔多塞的启蒙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3 杨士敏;“六·三制”教育制度的诞生[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谢素科;莱辛与德国启蒙运动[D];湘潭大学;2004年

5 徐亮;乔治·凯南及其遏制思想[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孙守玉;论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与美国政府的遏制战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林琳;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确立[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杜平;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宗教与两种政治思想的斗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柳莲花;朝鲜开化派的女性思想解放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10 米锋;德川时代社会结构及思想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47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47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