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黄宗羲政治伦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22 20:03

  本文选题:黄宗羲 切入点:政治伦理 出处:《教育评论》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黄宗羲所处的时代是明清之际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角色之间的互动情况比较复杂,社会变迁以及学术思想转型特征明显。他继承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结合时代特色,形成了鲜明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天下之利"的最高道德标准;"豪杰之士"的人格理想;"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君民观;"为天下,非为君"的君臣观;为实现社会政治理想所采取的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政治手段。
[Abstract]:Huang Zongxi lived in a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whic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roles was quite complex, the social chan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thought were obvious. He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and ethical thought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t has formed the distinct political ethics thought. The main manifestation is: the highest moral standard of "the profit in the world"; the personality ideal of "the great man"; the monarch and the people view of "the world is the main body, the monarch is the guest"; the monarch and the minister view of "the world is the world, not the monarch";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ideal, the political means of replacing the "one family law" with "the law of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盐城工学院;
【分类号】:D092;B24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瑞;;论黄宗羲的哲学史方法论[J];华章;2011年23期

2 贾庆军;;黄宗羲的“天”之辨[J];殷都学刊;2011年03期

3 贾庆军;;“内在一元倾向”解析——从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谈起[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彭国翔;;黄宗羲佚著《理学录》考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5 唐启翠;;儒家“人观”的当代启示——以《礼记》为中心的考察[J];社会科学家;2011年07期

6 赵渊杰;聂宇彤;;浅谈《大学》的“慎独”思想[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7 姜淑红;;清初实学思潮与董子学[J];学习与实践;2011年06期

8 陈志军;;从“文化断裂”看传统儒学的复兴[J];学海;2011年04期

9 郑颖贞;;试论杨东明的哲学思想[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贝淡宁;徐志跃;;儒家与民族主义能否相容?[J];文化纵横;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德昌;;工夫所至,即其本体——黄宗羲实学哲理探析[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爱平;;略论全祖望对黄宗羲学行的表彰与传承[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光;;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的现代价值[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海红;;黄宗羲的理学品格[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良荒;;略论黄宗羲思想中“变”的灵魂[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董根洪;;论黄宗羲实学的基本特点[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俞荣根;;黄宗羲的“治法”思想再研究[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发贵;;试论黄宗羲“公天下”的民主性思想[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_g;;《易学象数论》刍议[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余金华;;黄宗羲的人学思想[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俊;黄宗羲及其《明儒学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潘起造;黄宗羲学术成就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价值再认识[N];光明日报;2010年

3 吴光;论黄宗羲的思想创新及其当代意义[N];学习时报;2010年

4 省社科院研究员 吴光;黄宗羲的思想创新及其当代价值[N];宁波日报;2010年

5 吴光;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理论结构及其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7年

6 记者 毛传来邋通讯员 廖小清;省儒学学会在杭成立[N];浙江日报;2007年

7 ;浙东学术——关注治乱兴废 穿透世道人心[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蔡剑兴邋王金池 王磊;一代宗师唐泰[N];闽南日报;2008年

9 王敏;“经世致用”[N];学习时报;2005年

10 白汉坤;传统儒家思想的内省与超越[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永忠;圣贤救世[D];复旦大学;2005年

3 常裕;河东学派考论[D];南开大学;2006年

4 童中平;随处体认天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房秀丽;李二曲理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郭素红;明代经学的发展[D];山东大学;2008年

7 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孔慧红;吕g呷恃а芯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苏晓晗;船山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春宏;论黄宗羲对王学的修正及对王学末流的救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晓;穷达一真儒,俯仰皆自得[D];西南大学;2010年

3 谢诗晓;在民本与民主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黄敦兵;《王畿学案》与黄宗羲的哲学史观[D];武汉大学;2005年

5 吴增礼;《明夷待访录》的待访对象辨析[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李海兵;黄宗羲政治哲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慧;黄宗羲易学观初探[D];复旦大学;2009年

8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盛喜;冯契对王阳明、黄宗羲工夫论的考察与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连心;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50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50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