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从民族的民主到后民族民主——哈贝马斯民主理论析论

发布时间:2018-04-14 09:12

  本文选题:哈贝马斯 + 民族的民主 ; 参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2期


【摘要】:如何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建设一种民主政治,这是一个难题。哈贝马斯以欧盟为场域,探讨了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建设民主政治的机制和路径。民主需要认同,但后民族民主的认同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民族文化来培养,而只能通过宪政文化,通过公民参与权利和交往权利的实践来培养。哈贝马斯"双轨制"协商民主制度一是通过公共领域建立起公民的跨国联系,二是通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互动把公民与超国家决策中心联系起来,然后,通过法律和制度把在公共领域形成的"交往权力"转换为行政权力,其实质是要建立起所谓的"欧盟人民的民主"。
[Abstract]:How to build a democracy in multi-ethnic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is is a problem. Habermas in the field,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and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Democracy needs the identity, but after the National Democratic identity cannot be cultivated through the specific national culture, but only the constitutional culture, to develop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rights and communication rights. Habermas "dual track" deliberative democracy system is to establish transnational links citizens through public domain, two is through the formal system and informal system of interactive link, citizens and supranational decision-making center and then through law and regulations the conversion form in the public domain "communication authority" as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its essence is to establish the so-called "EU people's democracy".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开发处;
【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后民族政治的内在张力及其认同路径——以欧盟为例”(项目编号:12YJA810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令良;;欧洲联盟治理结构的多元性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J];欧洲研究;2008年03期

2 马德普;柴宝勇;;多民族国家与民主之间的张力[J];政治学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晓晶;;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我国民族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2 朱贵昌;;试析欧盟多层次的政策执行机制[J];国际论坛;2009年02期

3 林超;;区隔化族群制度在民主改革中的失败与苏联解体[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3年02期

4 张辉;;21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外交战略选择[J];理论界;2010年03期

5 焦佩;;多民族国家民主化道路的复杂性研究——以不丹为例[J];南亚研究;2012年03期

6 扈红英;马德普;;简论宪政民主体制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适用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张国;卢继元;;民族与民主关系研究综述[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吴燕妮;;欧盟发展援助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及解决[J];欧洲研究;2010年03期

9 王远河;金慧;;欧盟民主:哈贝马斯民主理论的分析视角[J];齐鲁学刊;2011年05期

10 高奇琦;;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喻锋;治理视野下的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张华;欧洲联盟对外关系中的“人权条款”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王略;论民国初年国家制度建构中的民族因素[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左宏愿;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群冲突与制度调控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彩霞;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歧与争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郑立;政治一体与多元融合[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文静;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豪芳;冷战后欧洲联盟机制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李凯明;自由主义及其对中国政治价值重构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郭行健;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反思[D];扬州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婷;;现代性的批判与重建——哈贝马斯与福柯的现代性理念的比较[J];大家;2010年20期

2 姚大志;哈贝马斯与政治合法性[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佃来;;历史逻辑的指认与批判性政治哲学的创构: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取向与价值[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年00期

4 陈勤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杨礼银;;论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的“公民不服从”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吴昌盛;王芳;;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J];理论界;2009年10期

7 铁省林;王维先;;论哈贝马斯的后民族结构学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8 李海青;;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规范性取向[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9 陈炳辉;试析哈贝马斯的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兼与胡伟同志商榷[J];政治学研究;1998年02期

10 李佃来;;时代困境与交往理性——哈贝马斯现代性话语的批判维度[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2 姚大志;;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郑召利;;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辨析[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4 王正鹏;薛华;;哈贝马斯访谈[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5 西拉·本哈比;许f3宁;;世界公民体制与民主——从康德到哈贝马斯[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6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型与政绩追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袁峰;;价值认同与当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维尔默;王凤才;;人权与民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润忠;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N];学习时报;2008年

2 侯才;“商讨理论”视野中的民主[N];学习时报;2002年

3 侯才;“商讨理论”视野中的人权[N];学习时报;2002年

4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访学于普林斯顿大学 应奇;从“西化”到“化西”[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理查德·J.伯恩斯坦 童世骏;实用主义和左翼政治[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童世骏(上海);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李鹏程;现代民主形式及其悖论[N];学习时报;2007年

8 刘瑜;从经典到经验[N];南方周末;2010年

9 李青宜;全面的危机[N];学习时报;2002年

10 [德]托马斯·阿斯绍耶 薛华 编译;破产之后的世界秩序[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扬金;权利观与权力观重塑[D];苏州大学;2010年

2 马珂;后民族主义的欧洲观:哈贝马斯及其批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江涛;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震;哈贝马斯商谈政治观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杜霁雪;民主审议与正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6 储诚喜;哲学诊断与当下关切[D];复旦大学;2008年

7 罗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间[D];复旦大学;2007年

8 刘兆鑫;政策协商初论[D];吉林大学;2009年

9 房德玖;公共利益问题探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燕虹;哈贝马斯话语民主理论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明社;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多元价值的建构及其对女性气质理论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杜霁雪;民主实现过程中的媒体角色[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卓宇;哈贝马斯商议民主理论述评[D];兰州大学;2007年

5 王贤昀;从公共领域视角看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芳扬;哈贝马斯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崔恒良;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青龙;哈贝马斯主权终结思想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睿;批判和重建:论哈贝马斯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田胜楠;哈贝马斯商谈理论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48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48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5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