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混合型政体与威权主义韧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3 14:39

  本文选题:转型范式 + 混合政体 ; 参考:《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05期


【摘要】:文章系统介绍和梳理了最近10来年兴起的混合型政体和威权主义韧性的文献。先从方法论角度批评了转型范式的不足和混合政体的方法论基础,然后从概念上讨论了混合型政体(竞争性威权主义、选举型威权主义等)与威权主义以及民主政体的区别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多样性的把握,最后讨论了威权主义及混合型政体韧性的问题,尤其是各种制度对混合型政体稳定性的影响。这些都对转型范式提出了挑战,尤其是更好地研究了各种制度对维系威权主义和混合型政体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矫正了民主化理论或转型范式对制度因素的忽视。
[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and combs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silience of mixed regimes and authoritarianism which has emerged in recent ten years. This paper first critici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nsformational paradigm and the methodological basis of the mixed regime from a methodological point of view, and then discusses the mixed regime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 conceptual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 and authoritarianism and democracy, and their grasp of the diversity of realistic politics.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silience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mixed regimes. In particula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on the stability of mixed regimes. All these challenges the transformational paradigm, especially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maintaining authoritarianism and mixed regimes, which to a large extent corrects the neglect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by democratization theories or transformational paradigm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国家治理协调创新中心;
【分类号】:D0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斯蒂芬·列维托斯基;大卫·科利尔;欧阳亮;辛伟刚;;“带形容词”的民主:比较研究中的概念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丁岭杰;;抗争政治:权利文化在民主化中的生成路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骥,刘建文;论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朱献洲;;论威权政府模式及其民主化转型[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7期

3 邹平学;;反省与超越:东亚宪政主义发展的路径与模式[J];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4 徐群征;;浅论宣传在威权国家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刘天会;民主政体、威权主义政体与欠发达国家的发展[J];国际论坛;1999年06期

6 程远芳;;从威权走向民主: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契机[J];理论观察;2008年04期

7 郑易平;“东亚式民主”刍议[J];学海;2001年01期

8 沈晓雷;;韩国的民主化历程——《民主与本土文化——韩国威权主义时期的政治发展》之书介[J];当代韩国;2010年04期

9 刘立之;;泰国2006年政变原因探析——以威权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张力为视角[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王军;;韩国威权主义政体的产生、发展和转型[J];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经胜;;巴西军队的派系之争与军政权的兴衰(1964-1985)[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冯秀文;;论威权政体在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生、演变、及其历史作用——兼析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体发展的螺旋规律[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章益国;;一还是多、同还是异——“东亚现代性”思潮略说[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郝雨;;论人的新闻[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江时学;;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大难题[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瑞;;刍议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程洪;张庆文;;试论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重建[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路曲;;关于东亚的政党体制与政治转型的思考[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昝涛;;浅析土耳其的民主危机与军事政变,1960-2008[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10 李路曲;;论新加坡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程明;如何做好民主转型与巩固?[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叶一剑;普京式成功:威权与市场的完美结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陈雅慧;全球化背景下东南亚政治变革的方向[N];光明日报;2006年

4 金灿荣;2008年的世界格局[N];经济观察报;2005年

5 汪时锋;东南亚金融危机十年再反思[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 刘波;亚洲民主的学习课[N];经济观察报;2009年

7 江涌;东亚金融危机深刻启示:防范权贵资本祸害[N];广州日报;2007年

8 陈雅慧;全球化背景下的东南亚政治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贾维尔·科拉莱斯 本报记者刘波 翻译;委内瑞拉民主体制的独特之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李季先;威权治理应与阳光监管对接[N];证券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斌;李光耀、苏哈托、马哈蒂尔强国政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泰;当代埃及的威权主义与政治民主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管斌;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法律规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杨景明;转型以来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可辛;俄罗斯发展进程中的普京阶段[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宋永华;韩国宪法法院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勇智;通向民主之路:东亚民主化模式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茂来;威权主义与东亚现代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春;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威权主义[D];南京大学;2011年

3 赵燕;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威权主义”执政模式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卓煜;论佛朗哥在西班牙的威权主义统治[D];西北大学;2008年

5 马超;可控民主理论的源起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曦梅;亚洲政治社会转型中的非营利组织[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代金;韩国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政治结构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8 马永振;现代化视野中的威权政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张石;一种威权主义的治国模式[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瑾;1980年代以来新加坡威权主义政治的新发展[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8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38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a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